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基础教育 >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导读: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

球,提问:谁轻?谁重?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三做一做练一练

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

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学生猜测。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并比较。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

松鼠轻,大象重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师: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

二、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

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

教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

三、研究讨论

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1-5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喜欢

学生自学课本第8页,并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

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5只青蛙……

各数。

2、通过自学提问:

图中有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教师: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

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出示1-5各数字。

师: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 …… 此处隐藏:96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3350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