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1
导读: 论文题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陈士虎 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 邮箱: chenshihu1@http://www.77cn.com.cn 联系电话:1396914090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

论文题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陈士虎

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

邮箱: chenshihu1@http://www.77cn.com.cn

联系电话:1396914090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课堂效率的高低成为问题的焦点。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作用和采取的对策两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相对减少,这便要求课堂效率有较大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或者课堂上乱作一团,无引导,混乱不堪。如此效率低下的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方法方式、手段和单向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必然。

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参与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传统的课堂三要素演变为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师生能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准备与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学生利用网络搜寻资料,获取信息,参与教学,凸现了现代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利用网络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及时评估,呈现了信息控制的优越性和教育管理的过程化。全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现代教育媒体的参与中得以显现。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正使“高效课堂教学”展现出全新的风貌。

1、情景导入,驱动求知是网络环境中“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点

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通过情景的引导和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另一方面,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图片,音乐,影像等资料可以模拟、再现情景,渲染情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与学都应该是来源于生活,教材的内容也是取之于实际,升华于理性。因此根据教材利用多媒体设计问题,让学生接触问题,接触实际,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问题提出应遵循导入观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评价问题的顺序,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各项素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探索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网络教学的尝试中,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而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甚至是朋友。教师运用网络设计学习方案,提供学习资源,学生既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点引导,多层次的设计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可开展小组讨论,可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估,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3、情感交流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在因特网和多媒体教学网的双网环境中,根据教学要求可自由发表见解,与同学、教师交流学习体会和交流感情。充分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民主气氛的形成,从而有力地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发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效果好、图像清晰、色彩鲜明等特点,为学生的实际观察、分析以及积累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等提供了有利条件,既能实现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目的,又能拓宽探索性教学的新领域和新视野。所以,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慎重选择学科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1、注重“过程的推理”是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选择教材中的难点,特别是知识比较抽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存在着一定困难而又适合使用多媒体手段表现、突破的那些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演示和推导理解的全过程比较直观地展现在学生而前,使学生对知识的推导与理解起到独特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2、由“教”转变为“导”是更新教育观念的核心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它“目前还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将来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人机交互作用完成各种教学任务,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优化,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受到冲击,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从“教”转变为“导”,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设计者”、“合作者”和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教师角色的转换又促使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来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教学,应通过揭示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直观、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同时通过巧妙有趣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化静态为动态,使课堂教学达到常规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要着眼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技术的应用应当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将课件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与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要注重使学生掌握知识,扩大知识面,又要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

2、要注重师生在教学思维上形成“共振”

多媒体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自己坐在计算机前,一边操作键盘,一边讲,既不直接面对学生,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成了变相的“满堂灌”。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计算机终端或投影屏幕上,并没有直接面对教师,师生双方缺少真正的交流,教师的示范行为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情感与思维教育。由于授课时教师无法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和课堂气氛有针对性地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所以难以满足不同的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学生总有一种被“牵着走”的感觉,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情绪,师生在教学思维上的“共振”难以形成,对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后续学 …… 此处隐藏:306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8946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