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对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几点建议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对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几点建议 ——老年协会会长在清泉中心敬老院院务会上的讲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发现,有一种方法,它虽然不能战胜衰老,但是能够让你不必为衰老而担心,让你可以开心的安度晚年,这个方法便是老年人心理保健方法。

对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几点建议

——老年协会会长在清泉中心敬老院院务会上的讲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发现,有一种方法,它虽然不能战胜衰老,但是能够让你不必为衰老而担心,让你可以开心的安度晚年,这个方法便是老年人心理保健方法。

知足常乐,安享天年——先讲一个民间故事:明朝有一个名叫胡九韶的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得到的收入仅仅可以解决一家大小的衣食温饱。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稀饭,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刚刚步入老年的人,他回头想起往事,感到自己一生忙忙碌碌,终究还是一事无成,感觉上天对自己不公。后来经一位朋友引荐,去找一位高人指点,那位高人对他说:你不用灰心,来年必定福星高照,大吉大利。”于是,这位老人便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从回家的那天起,他就盼望着鸿运来临,但是没有如他所愿,他便气冲冲的去找那位高人算账。 他对高人大声吼道:“你不是说我今年有好运的吗?”“难道不是吗?”高人说。“是什么呀!家里没人发财,没人当官 一切都是老样子!”

高人对他说道:“只要一家人没病没灾,难道这不是福吗?你又何必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呢?”老人仔细想了想:这话说得对呀,于是向高人鞠了个躬,转身便走了,从此快快乐乐地安度自己的晚年。

知足常乐是老年人长寿的密决

退休以后的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如何长寿.有讲究营养的,有练功锻炼的,有求医问药的,自然也有求仙念佛的.我们不去评论哪个有用哪个没用,我今天只说知足者常乐,对于老年人是致关重要的.

实际上知足常乐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心情好,能使身体内部各器官得到协调,自然就会健康长寿.凡事往好处想来就会知足,知足球就会常乐.七十岁左右的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解放后又经过低指标瓜菜代,长时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缺乏供应紧张.,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如现在好.对比一下就知足了,常知足就常乐。

不瞒大家说,我这人就是很知足的。我x虽然年龄不大,但也正好体验了大跃进时期的集体伙食团的生活

心平气和,安度晚年——时刻保持平常心态也是心理保健方法的一种:人要怀着一颗平常心。俗话说,你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一个人如果不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的话,不失败,也难以有一个好心情。

还有就是人老了,有些行为方式变得跟小娃娃一样,其中一点最为明显,就是失去了独立的勇气,不愿拿一颗平常心去处理自己的事情,当然就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了。所以,自立不仅是对年轻人的要求,也是对老年人的要求。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论一个人他有多么大的本领,学历如何高,他都不可能摆脱衰老,而让年轻人接替他。

从台上到台下,如何解决这一角色的转变,是许多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问

题,处理不好的话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因此,老年人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一切,正确对待这一角色的转换。

不少快要退休的老年人,总是过分的担心,来接替自己位置的人能不能胜任,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不能以平常心对人,把顾虑变成了发牢骚,周围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那么不顺眼,不尽人意。结果,持而久之,成天浮躁不安,心情不畅,怨声载道,其实这样做不仅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反会越来越糟。

老年人要学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环境中,不要拿以前的眼光来看待新的人物和新的事物,这样才能保持心平气和,安度晚年。

人老心不老——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比以前差,但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不会累坏身体,反而有益于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的功能状态,全在于全身气血的循环流畅。有些老年人认为,辛苦了一辈子,到了退休一定要好好休息,什么都不做,吃好睡好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运动不仅有利于躯体的运动,也有利于心理的运动。躯体的运动,大家容易理解,如做家务、外出散步等,但是心理方面的运动往往让人难以理解,也容易被忽视。心理活动方面指的是思维的运动和学习。例如,西北大汉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为什么还要唱几句信天游呢?是因为他们想把心中的烦闷给唱出来,这就是心理活动的写照。而对老年人而言,心理活动相当重要,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就是因为老年人不能正常思维的一种疾病。所以,老年人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要维持正常的心理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

要多想想生存的价值——这有利于提高我们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媒体曾经报道过这么一件事:在一家肿瘤医院内科病房,同时住进两个胃癌中晚期病人。其中一个病人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入院时除家里人陪护外,单位还安排专人护理,紧接着单位领导和干部职工都接二连三来探望,大家都告诉他:领导对你非常关心,你的岗位有专人接替,科室的工作也都做了具体安排,单位的事你不用挂在心上,现在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安心治病。家里人和亲朋好友来看他,也都告诉他:家里大人小孩生活、身体都很好,什么都不缺,要他不要挂牵,在医院配合医生护士专心治病;他的床头、床下经常放满了花篮,各种高档营养品堆砌如山,三天两头的就要往家里转运一次。他无忧无虑地安心治病,但不到半年,因为癌细胞扩散,医生无力回天,这位单位送来的病人离开了人世。我们再看另外一位从山区农村送来的病人,因为家境贫寒,人手稀少,其妻子请了两位远房亲戚将他送到医院,妻子在办完入院手续后,因家中还有一年迈的老妈和家禽需要照料,便急急忙忙赶回,留下一个正上初中的孩子陪护;由于离家较远,亲朋好友不便前来探望,只有妻子每星期来医院一次,主要是把刚从乡下东拼西凑借来的钱送到医院,以免“断药”影响治疗,因此它的病床前一直冷冷清清。更烦人的是,妻子每次来,除了问问病情外,总是不顾影响病人丈夫的心情唠叨一些家务事,什么“山上庄稼该催肥”啦,“孩子下期住校费还没准备好”啦,“过几天走人户还没有钱送礼”啦,“房子漏雨需要整修”啦,没完没了,总有做不完的事。就这样,治病的日子在牵肠挂肚、焦虑不安的时间中度过。可奇怪的是,半年以后,就在隔壁那位来自单位的病友永别后不久,这位农村来的病人却奇迹般的病愈出院了!其原因是和他妻子坚持不断的“唠叨”分不开的,正因为妻子的唠叨,使他的潜意识告诉他:这个家庭离不开他,

必须要坚强地活下去!这种潜意识支撑着他,使他最终战胜了病魔,回到了亲人的身边。而那位受到单位领导与同事、家庭亲友与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的病人,它的潜意识告诉他:单位和家庭都是丢得下的,有我无我都不重要;由于思想麻痹、精神松弛,在无忧无虑的时间中被病魔战胜了自己,最终加入到马克思的队伍中去了。

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情绪上的烦恼,这类老年人衣食无忧,可成天被烦恼包围。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位退休的纪检干部,平时洁身自好,不抽烟、不喝酒,工作以外,基本上无任何业余爱好。可退下来后,却成天处于烦躁之中,无法摆脱,看 …… 此处隐藏:36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对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8946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