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工商管理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共3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工商人类学是近年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之邦快速发展的一个交叉边缘学科,作为人类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极具学术发展前景的新“知识诞生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工商人类学受到学术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工商人类学是近年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之邦快速发展的一个交叉边缘学科,作为人类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极具学术发展前景的新“知识诞生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工商人类学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有识之士高度关注。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中,劳动力市场对工商人类学家需求的增长程度,要远远超过对其他任何职业需求的增长[2]。这种状况推动工商人类学在西方得到快速发展。


  从学科演化历史来看,即使在工商人类学学科的发源地美国,直到2003年安·乔丹博士发表了其《工商人类学》著作,才标志着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式确立,2009年,周大鸣教授和田广教授在美国创办《国际工商人类学期刊》,工商人类学才有了自己的国际学术刊物。从学科独立发展的角度来看,工商人类学的真正成长史就是最近10年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学科发展背景下,周大鸣教授和田广教授把工商人类学引进中国,并身体力行的推广这门学科,2013年两位教授合作出版了《工商人类学通论》,这标志着中国工商人类学就此诞生,这部著作在中国工商人类学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位。整部著作以鲜活的中外工商案例为引导,阐述中国本土工商人类学的理论体系,即从源与流、理与用、本土与国际、方法与实践的层面阐述了工商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工商人类学通论》的理论框架是一个基于西方既有理论体系与中国本土工商社会的理论创新,对于推动管理学本土化研究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的出版也将为管理学的“中国派”诞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工商人类学开拓了中国工商管理学研究新领域


  工商人类学引入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对于管理学走出目前发展中遇到的本土化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中国的本土管理问题,绝不仅仅是所谓的中国“情境”问题,而本质上是要在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相对西方管理学而呈现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管理知识”系统。这样的知识系统通过怎样的方法去构建?工商人类学所倡导的参与观察法、深入访谈、问卷调查、隐蔽的调查方法、情景与内容分析、文化审核与比较分析、工商民族志等研究方法[3],若被充分应用到工商企业研究领域,对于形成本土化的管理学理论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将给中国管理学研究注入新的理论“血液”。因为作为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要解决人在特定场域中的行为问题,惟有通过人类学的方法,长期关注特定场域中人的行为,做好详细的行为记录,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由此才能形成基于中国人行为的管理学理论。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管理是一门应用学科,但只有很少的管理研究成果能够被实践者了解,绝大多数管理学者的研究成果仅仅是写给自己的研究同行看的[4]。这种理论研究状况,在我国工商管理研究领域目前还比较普遍,我们的工商管理研究还是处于学者们“自娱自乐”的境地,这种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工商管理研究路径的单一性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严格按照工商人类学的方法去做工商管理研究,理论与实践的隔阂会很快消失,二者可以实现“无缝对接”。为此,《工商人类学通论》应用这些自己学科的研究方法优势,对工商管理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工商人类学与组织文化、文化变迁、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产品设计、市场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全球化问题引发的管理、国际贸易、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等工商管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从新的视角赋予了工商管理领域中的老问题以新的内容。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使理论研究者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推动理论创新,工商实践者看到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推动自己的企业的管理优化与进步。一部学术著作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工商人类学学科的魅力使然。特别是工商民族志这种研究方法,使理论工作者与工商实践融为一体,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三)工商人类学赋予中国管理学以人文关怀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F.Drcker)认为,按照传统将管理看成是一种科学,一种独立于社会价值和信仰之外的东西,而今天应该建立的新的概念是,管理不仅有它自身的手段、方法、概念和原则,而且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价值和信仰。这告诉我们,管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管理体现人们的价值选择。目前,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工具理性,正在疯狂地吞噬着其人文精神,把一门本应该围绕人的行为而展开研究的管理科学,正在演变成对一些数据、模型的分析研究,而这些研究往往与现实的工商企业实际运行相去甚远,造成管理学研究与工商企业实践相脱节。


  我国企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在制造行业,人机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人机关系的融洽和协调也是我国工商组织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因为现代的工商管理要求人不但要达到技术上的要求,还需要适应机器,适应组织规范系统,适应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等的复杂人际关系,尤其是生产组织的严格、甚至严酷的规范系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流程管控供给,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赋予组织管理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这种关怀化解现代工商组织中人机、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带给员工的心理困惑,使员工在无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接受现代工商组织的管理。但我国管理学界主流的量化研究路径很难破解这个难题。


  工商人类学的出现,把目前管理学界冷冰冰的数据研究潮流引导到对“工商人”的行为研究,赋予管理学这门学科以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是基于自己学科的一套完整研究方法而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思考,周大鸣教授和田广教授这部专著的问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学研究的新视角。笔者相信这种研究方法的引入,将把管理学研究重新引导到对人的行为的关注,围绕人的行为而展开本土化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言:管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5]。给予中国管理学研究以人文关怀,首先要从打破目前僵化的管理学研究路径出发,把工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管理学的研究领域,让管理学研究回归对真实的“工商人”的关注。


  恢复工商管理实践既是文化的一个过程,又是文化环境的产物的真实状态。因为管理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模式的产生,是特定民族在特定时期根据整个历史中文化道德准则的变化而发展演变的。其次,管理学教育要走走出以往泰主义和科层体制下以“效率理性”为指导的管理学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窠臼,以期达到精神世界共享的目的,让管理学教育回到通过语言持续与他人商谈权力、地位和控制的轨道[6]。这样的管理学教育离不开工商人类学,一方面这样的教育所传达的知识需通过质化研究的途径获取本土化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学的方式、方法离不开工商类学研究中的丰富多样的方法来指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解决中国管理学的人文关怀问题,工商人类学的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 此处隐藏:124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工商管理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共3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2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关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案例(共2篇)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