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2024年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论文题目(14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1]?[2]?[3]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论文题目四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反思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

[1]?[2]?[3]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论文题目四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反思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音乐知识。

小学中年级,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中年级是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在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低年级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低年级有效又适用于中年级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论文题目五

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回顾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科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部分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每节课刚开始就将学生的思想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将课下的放松、无状态变成上课时的思想集中、探究欲望高,并能主动学习?这就需要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我们居住的地球”时,我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场景和杨利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来引入课题,从最关注、最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生活事件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又如,在讲授“大气压”时,我首先安排了一个类似魔术的.实验,将平口杯盛满水,用一张平的纸盖住,先用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将杯子倒过来,再放开按住纸的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纸居然没有掉下来。很多学生都被这一奇怪现象所吸引,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情境,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

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索下去。精心设计问题,这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而惊奇和疑问又是兴趣的源泉,只要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学生才愿意去进行探索,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精心设计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但是提出的问题不能是空洞的,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科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授“一氧化碳性质”时提问:在农村,有人在煤炉旁放了一盆水,然后禁闭窗门睡觉,这样做将引起怎样的后果?为什么?

三、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科学课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奇心较强。科学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更感兴趣,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教师早一点做实验。在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能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从感知生动、奇妙的科学现象,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动手,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归纳,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无形中掌握了学习科学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电路图”时,我准备了很多器材,“同学们,你们能用桌上的器材让灯泡亮起来吗?”学生非常兴奋,很多学生很快就把线路连接正确;然后我又紧接着问:“你能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吗?”连接正确后又比较每个组连接方法是否一样?哪里不一样?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掌握了知识,热情又高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提高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等各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去感知体验、实验观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认真引导,要善于捕捉最佳契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饱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论文题目六

关注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一、关注儿童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课堂多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挖空心思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从网上找了很多的资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的气氛很活跃。如连续退位减法,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的计算过程,特别是退位后各个数位上数的变化情况。了解到以往的学生经常忘记十位上的0在退位后变成9,得数计算错误,为了让学生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所学内容,就通过儿歌帮助学生理解深化:“看到0,向前走,看看 …… 此处隐藏:39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年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论文题目(14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460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