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篇一: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模块二《政治生活》学习提纲 第一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我国的国家性质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

篇一: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模块二《政治生活》学习提纲

第一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我国的国家性质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理解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表现: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了解我国公民享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

③监督权。如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2)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表现:①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②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①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①要权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为什么?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怎样做?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7.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8.明确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学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1)为什么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都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是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2)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民主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2.懂得选举方式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①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懂得公民正确行使选举权应有的态度,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①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②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处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4.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③我国正把发展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5.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6.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7.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1)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的权利

(3)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的权利 8.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1)信访举报制度:

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 …… 此处隐藏:38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4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