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政治必修一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篇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简答题知识点 价格 1、 形成价格 (1)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 供求影响价格 2、 价格变动影响 (1)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生活必需品、相互替代、互补关系 (2)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

篇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简答题知识点

价格

1、 形成价格

(1)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 供求影响价格

2、 价格变动影响

(1)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生活必需品、相互替代、互补关系

(2)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消费

1、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 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2) 物价也是一个因素

(3) 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 消费最终由生产决定

2、 消费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是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金钱

1、 正确认识货币:起源: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

尺度、流通手段等、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2、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企业(公司)

1、 企业经营的目的:营利

2、 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

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劳动者

1、 劳动者就业的意义: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

再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1) 根本上:发展经济

(2) 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订

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3)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

就业观

(4) 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 劳动者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

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4、 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

维护劳动者权益。我国实行劳动者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篇二:政治必修一简答题汇总

政治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 …… 此处隐藏:341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政治必修一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3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