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滁州中学高一博客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提前祝各位假期愉快,春节开心! 篇三:暑假试卷(必修一后三单元) 滁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暑假检测 历 史 试 卷(3) (满分:100 分用时:60分钟命题:滁州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

提前祝各位假期愉快,春节开心!

篇三:暑假试卷(必修一后三单元)

滁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暑假检测

历 史 试 卷(3)

(满分:100 分用时:60分钟命题:滁州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请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请在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 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既体现了普遍的宪政价值,也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点。这部宪法

①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 ②体现了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④表达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④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在当时有利于

A. “一国两制”的制定 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C. “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

5.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

C.希望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8.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能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A.提出“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9.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B.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10.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11.古巴导弹危机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

12. 右图是一幅载于1949年苏联某家报纸上的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手术台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他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 这漫画是在讥讽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

D.“铁幕”演说

13.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与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D.欧共体建立,欧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 14.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A. “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多边外交”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15.2009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日、美等国立即做出反应,或反对、或谴责、或打捞其残骸。日美等国敌视朝鲜的做法

A.意在挑起新一轮冷战 B.逆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而动

C.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D.是朝鲜战争的延续

16.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

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多国政府都已加入打击海盗犯罪之行列。索马里海盗活动愈益猖獗说明

A.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D.和平对话和公平合理协商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17.美苏“冷战”全面打响与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A. “铁幕”演说——东欧剧变 B.杜鲁门主义——东欧剧变

C. “铁幕”演说——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苏联解体

18.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按照顺序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大事各一件”。下列历史事件完全符合老师要求的是

A.北约成立、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强国、欧洲联盟成立

B.不结盟运动兴起、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世贸组织成立

C.马歇尔计划提出、苏联解体、“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欧共体成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日本加快谋求政治 大国地位的步伐

19.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斯 …… 此处隐藏:31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滁州中学高一博客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2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