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研究 >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_1-19(全)(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导读: 像脐下血水 ,妇女界最多,男人比较少。男人除非阴部被踢伤,绝大多数是妇女,她的子宫在这个地方,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我们一定会发现到肌肤甲错 。 肌肤甲错的位置是在小腿这段,这段皮肤

像脐下血水 ,妇女界最多,男人比较少。男人除非阴部被踢伤,绝大多数是妇女,她的子宫在这个地方,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我们一定会发现到肌肤甲错 。

肌肤甲错的位置是在小腿这段,这段皮肤会像蛇皮一样,一开始还有东西掉下来:白白的灰掉下来。一般多半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多半是左少腹的地方。

好的中医呢,我们只要知道病的所在,就一定可以把病去掉,中医随时都可以看病,即使在树下也可以看病。可从表证看到里面,从外面看到里面。

3、三焦之募穴—石门穴(1-03:18:25)

再来是石门穴,这个石门在这个地方,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

在介绍之前,先让你们了解一下什么叫三焦,中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所有的记载以唐容川《中医汇通医书五种》将三焦定义写得最好,他是经方家。他说三焦是油网,而石门是三焦的募穴。

石门,《针灸大成》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顾名思义叫石门嘛,门像石头关住了,从此不生小孩,这穴道还不是很强。在右门穴、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这叫做绝孕穴。所以穴道要很熟,在关元上面灸,不断的生小孩。上半寸的地方是绝孕穴,绝孕穴就是扎针

或灸,就不会生小孩。结扎的方法绝孕穴灸,但务必穴道要找对。

你没有把握灸到绝孕,就灸上面一点嘛,灸石门嘛。一般妇人禁针禁灸,因为会让小孩子生不出来。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比如说阴囊缩入小腹 ,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 抢心,以后会讲一些症状,那真的像奔豚啊,肚脐的周围,你摸他这边一直跳,跳很快,其实是动脉在跳动。这症状叫奔豚。有时你在三焦的募穴,石门上也可以摸到,肚脐下也可以摸到。

像(教材)第三行石门最下方:“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这些都是对症状的形容。我们小肠有个外号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如果小肠消化食物不是消化的很好,水就会排出来。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的。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1-03:25:05)

再下个穴道是阴交。这个阴交呢?诸位看哦,它写“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那怎么有两个三焦之募呢?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你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

那中间呢,有介绍到第二行最下方,像“阴汗湿痒” ,阴汗真的是在阴部有很多汗,很多津液在那边就会痒,原因呢,可能里面有寄生虫,可能湿热很多,都没关系,我们灸阴交穴就可以了。

5、神阙穴(1-03:26:14)

再来呢我们看神阙。诸位看,《针灸大成》上很多的治症,你不需要记住,读过就好。看着都很像,很不好记,我主要是提出重要的观念。

我们介绍神阙,神阙穴呢,这个大穴很好找,神阙找不到不用学针灸了。神阙禁针,过去传说,针下去以后不能大便了,一大便就坐在马桶上死掉。因为针很粗,肚脐又很脏,古代针那么粗,刺下去伤口不容易收口怎么办,所以禁针很有道理,所以用灸,用隔盐灸。神阙用处很多,中风 、肠炎 、肠鸣 都可以灸。

6、水分穴(2-00:01:54)

再来呢,这是我们的肋骨,所谓的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在神阙,正中间的地方是中脘,要这样子找穴。神阙上一寸是水分,那一寸不同于同身寸,我们叫上腹寸。

所以心蔽骨跟神阙中间是中脘穴,中脘穴下面是建里、下脘、水分。所以先取中间那一点,中脘跟神阙中间这一点,然后再取这一点跟神阙中间这一点,这个点就叫水分。那再来是下脘这个穴道,再来就是建里。穴道为什么叫水分,因为是治水肿 的穴道,这是中医的观念,饮水,你喝水不管是热水、冷水。喝水为什么不会从大便排出来?因为喝水到了胃以后,到了水分这地方,水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是汗,小出来的是小便,这是水分开的地方。我们吃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饭有水、果汁有水、水果有水,只有混杂在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这叫正常人。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肠以后,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

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都在循环。这个水在大肠走的时候,因小肠很热,所以水在大肠时又被气化掉。再回到肺。肺跟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巴的津液。

那如果你小肠温度不够,水和大便混在一堆。我们用针灸去解决,知道原因了,要把小肠温度热回来,病才会好,所以要去管心脏。正常人,在水分这里分开水。当水不分了,水

直接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水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穴道,针和灸通通可以。

书上写水分是小肠的下口,要更正一下,水分应该是小肠的上口。那有水病的话,灸是最好,比针还好,以前不针,因为针孔太大。

那糖尿病的人,中医称“消渴”,中医有三种,上消:上消得主要症状呢,口渴,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喝一杯水小便就是一杯水;中消就是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简单讲就是阳不举。那这个基本上区分在这里。

西医分两种,胰岛素依赖型(第一型)跟第二型糖尿病,实际上依赖型根本不存在,是西医制造出来的,像是打疫苗一打,胰脏就失掉功能,第二种才有存在。

水分,看七十五页第二行。这个穴“主水病,腹坚如鼓”,这个腹胀大,水分是一个很好灸的地方。第三段第三行,“鬼击鼻出血”。鬼击的意思是没有原因的,好像突然被鬼打,突然就流鼻血 。那中医的观念呢,小孩十四岁以下,流鼻血这叫做正常,不要去治它。大人,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去治。

这个小孩子十四岁以下,小孩子天生体能很强,发烧之前一流鼻血,热就纾解掉了。所以会流鼻血的小孩不发高烧!那你如果流鼻血你又把它塞住,本来没有高烧,反而高烧出来。若是十四岁以上的人流鼻血再去治。

7、下脘穴(2-00:12:02)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太阴任脉之会,这个下脘穴,常有人下脘穴痛,下脘在胃的下口的地方,这下口的地方常常容易发炎。

痛的观念是什么?痛根本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我一直在跟诸位讲,中医是物理医学,就像爱因斯坦一样,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当有痛在那产生后,压力纾解掉就好,环境改变掉就好,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处方不是杀细菌,而是改变环境,针灸也是一样。知道穴道的话,可以协助我们做诊断。

8、胃之募穴一中脘(2-00:14:33)

再来是建里,这些穴道其实穴性都差不多,都很少用。再来是重要的大穴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胃病治此。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针一寸差不多就到了,灸呢,效果非常好。

我们《针灸大成》上面写,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不要用同身寸去量,量了半天还是错。这是丈量法腹寸,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难经》说腑会中脘。

我们身上有八会穴①,八个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将来会有一个治病法则,叫会郄治疗法。

每一条经都有一个郄穴②。身上每一个腑,包含胆,这是消化系统,小肠 …… 此处隐藏:183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_1-19(全)(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506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