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公共关系概论期末复习重点(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这种幻化的知觉会产生美化或者丑化对象的作用。四、简答 1.简述“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

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这种幻化的知觉会产生美化或者丑化对象的作用。四、简答 1.简述“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源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2.简述社区公众对组织的影响社区公众是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 右舍的居民百姓。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是为了争取社区公众对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为组织创造一个稳固的生存环境;同时体现组织对社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 社区关系扩大组织在本区域的影响。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3.公关人员应该进行哪些观念更新?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象观念: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公众观念: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医院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一句,将符合和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需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的重要原则。传播观念: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地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懂得“统筹”、“兼顾”、“缓冲”、“折衷”、“调和”、“妥协”的意义和价值,不利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互惠观念: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对方来争取双方的共同利益。4.政府政务活动如何公开?(1)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首先,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其次,要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保持政府消息来源的畅通,做好新闻分析综合工作,随时回答新闻界的咨询,例行新闻发布,专题的记者招待会,安排专访。(2)政府办事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3)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社会协商对话,公众议政活动,公众投票公决。5.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需要注意那三方面的协调与平衡?(1)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中,既要反映组织发展的要求,也要反映公众对象对本组织的要求。(2)总体形象和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组织公共关系目标,一方面要照顾各类公众对象的一般要求,避免“厚此薄彼”;另一方面又要特别突出本组织在首要公众对象心目中的特定形象,以形成特殊的形象风格。(3)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知名度与美誉度都是公共关系追求的目标,不应偏颇任何一项。6.简述政府公共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1)公众利益至上原则(2)真实公开原则(3)科学指导原则(4)整体统一原则。在处理与具体公众的关系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整个社会 公众的整体关系和整体利益出发,把局部关系和利益放在全局关系和礼仪的范围内加以考虑。政府公共关系需要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政府的上下级部门、中央和地 方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靠政府全体成员的共同、自觉的努力,统一行动,相互协作,有效发挥政府的整体系统效应,共同梳理政府的整体形象。7.举例说明公关传播中选择媒介的“适应对象原则”。根据关共关系对象的特征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即根据不同的公众对象选用不同的传播方法,才可能使信息有效地到达目标公众,并被公众所接受。不同的公众对象,使用不同的传播媒介。要是信息有效地到达目标公众,就必须考虑公众对象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生活方式及他们通常接受信息的 习惯(如阅读、听广播)等等,根据这些情况去选择恰当的传播工具。例如,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公众宜采用广播、电视;对于喜欢阅读思考的知识分子应多采用报 纸、杂志;对于经常加班加点、行踪不定的出租汽车司机最好用电台广播;严格产品的信息要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最好制作成电视卡通节目等等。8.如何理解政府公共关系的权威性?政府公关的肢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指各级政府机关及全体公务员。狭义上的主体有两类:(1)指那些公共关系性质很强的政府机构,如新闻处、秘书处、信访办、外事办、经协办、统战和宣传部门等。(2)以公关命名的政府的机构。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 其他社会

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极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它可以制定政策、颁布法令,并可强制推行。同时,政府还具有唯一性。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国家 或同一地区只有一个政府,它往往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9.简述两级传播模式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他提出了“两级传播”的假设:“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信息的传递,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两级”传播模式进行。10. 媒介公共关系的意义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新闻媒介和组织与广大公众沟通的重要中介;另一方面新闻界人士又是需要争取的公众对象。媒介公共关系的意义在于:1、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2、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11.简述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B.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这也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区 别: A.从主体上看,公关的主体是组织,人际的主体是个人。 B.从对象上看,公关的主体是公众,人际的主体是私人关系对象。 C.从内容上看,公关是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和公众事务;人际处理的完全是私人事务。 D.从方式上看,公关强调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而人际则局限于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交流。1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方面(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即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案例分析:案例涉及到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原则,危机处理,政府公共关系等方面。

危机处理过程。P264-266(1)果断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事态扩大(2)情况调查,收集信息(3)成立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专门机构,制定出力公共关系危机的几本方针的基本对策。(4)确定新闻发言人。(5)迅速、扎实、全面开展工作,并安抚好受害者。(6)认真做好检查,切实改进工作。 政府公众对象指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建立良好的政 …… 此处隐藏:135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公共关系概论期末复习重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528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