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党课教案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这一条线北面是黑龙江的瑷珲,南面是云南的腾冲,这个是1936年的时候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画的,但是说96%的人口都住在这个线以东南,以西以北的国土面积很多,占5、60%,但是人口

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这一条线北面是黑龙江的瑷珲,南面是云南的腾冲,这个是1936年的时候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画的,但是说96%的人口都住在这个线以东南,以西以北的国土面积很多,占5、60%,但是人口非常少,只占5%,6%。本来中国宜居的地方就不多,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非常的恶劣。沙漠化、戈壁、盐碱化这种现在非常常见。城市地区污染很严重,北京地区这都很严重的,北京市都出现了北京下土了这样的说法,北京下土了。有一段时间,2004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甚至北京都往下掉土,掉的不是雨点是土。像广州这些地方污染都很严重,广州这个城市雾霾非常的严重。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看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教训,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一般认为有这么两个意义,第一从理论上看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理念和生存理念是完全契合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这些理念都是完全契合的。尽心知性而知天,这样的感觉通过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说法就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跟自然要相互融合,融洽相处。西方文明不是这样的,西方近代工业是征服大自然,让大自然

为自己服务,这是他们的基本理念。而中国的文明理念是天人合一,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跟这个理念是完全契合的。 另外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认识论,有经济发展必须有生态环境的发展,另外根据实践现实情况进行认识,提升理论。

还有现实意义,比如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以下五个现实意义。

第一顺应世界潮流。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已经完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了,德国这些国家绿党刚开始成立非常小,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国会中第三大党,非常大,影响力很大,老百姓觉得环保是正常的。生态文明是很正常一个现象。顺应时代的潮流。

第二是顺应国内民意。老百姓现在对生存问题不太害怕了,但是对生态,对发展问题很恐惧,生态破坏过后带来一系列巨大的问题,让老百姓感觉很不安全。老百姓现在有生存到生态这样诉求的变化。

第三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绩观。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地方官员一般考核的时候最重视就是GDP,这一段时间应该是持续稳定比较重要。但是仅仅依靠GDP经济发展来衡量一切,这时代在中国基本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建设基本上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大建设,经济GDP至上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在政绩

考核过程中日益加强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作为官员政绩的考核基本指标。这样我们的官员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做规划过程中,就有可能觉得我需要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绩观。 第四有利于社会成员对生态问题进行反思。我们中国老百姓在发展中有一种狂欢,觉得发展非常好,非常高兴,继续搞20年,但是现在改革开放30年,我们应该回过头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带来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未来还要这样的代价?我们付得起这个代价吗?需要全社会的成员反思,形成新的节约意识、新的环保意识、新的生态意识。 第五有利于发展从单向发展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时代转变,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这样我们可以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具有自己内在很重大的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但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很多挑战,我们下面讲第二个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我想讲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型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型。这是目前很大的、最根本

性的问题。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以来一直不断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我们国家过去二三十年以来经济发展形成的打工经济、底层经济、高资源高能耗的经济都还存在,这种经济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比如说过去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增长,过去企业是底层的,小企业、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企业、环保意识非常差的企业,我们很多能耗高、污染重、排污标准不达标,甚至不执行,这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过去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后果,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转型完,未来这些东西仍然可能对我们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图片,在这种村村户户冒火点烟这种现象很常见,分散的小工厂非常常见,过去乡村企业还有一些小厂子非常多,很多民营企业都是这样的,污染非常严重,对资源消耗非常厉害,我们就是一直砍自己的树做一些方便筷还有纸,都是靠自己的树,结果把国内的树砍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慢慢去亚马逊河流域往回运了,结果导致经济发展方式滞后,导致一系列不稳定因素。比如说很多村民上访,甚至是不高兴。很多村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癌症高发,最近几年以来全国信访总量里面环境信访一直处于前三位,

直接进行抗争、上访。还出现环境的集体行动,也就是群体性事件。这是集体行动早期阶段,就是无组织、无目标的群众大规模聚集现象,最终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破坏影响,但是他们是乌合之众。

环境性的群体性事件,1996年以来我们国家环境型的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在高发的态势,每一年增长率是29%。2011年重大事件比2010年同期增长120%,所以说公众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2010年以来像镇海事件、天津的事件、大连的事件,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聚集反对低产能的产业在本地落户,希望产业标准升级,搞一些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甚至还有集体行动,比如说厦门的PX事件,江苏的启东事件。

2007年厦门的PX事件,当时反对PX项目在厦门市区落户,结果连续几个月市民不断的散步,通过散步的方式进行抗议,最终导致这个项目倒台,这个项目最终落在泉州,转到外地去了。比如说2010年江苏的启东事件,当时启东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多市委市政府大楼都被冲击了,当时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最初的起因就是排污管道的修建问题,造纸厂修建,排污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没有关注,导致老百姓起来抗争。最终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警车被砸,很多人受伤,市政府大楼被抢,整个项目停工,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这是环境的集体行动。

…… 此处隐藏:10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党课教案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528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