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记叙文阅读技巧(2)
4.欲进先退。文章不径直说理,不直接点出自己赞美的对象,而是欲进先退,欲明先暗,故意左顾右盼而言其它,待到关键之处,自然引出赞美对象。
(一) 描绘类
1.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用得好,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词)好不好?为什么?
2.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性格特征)。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练习1:
那人胸前戴着枚校徽,显然是大学生。
中年男人于是走过去,在他身后站住。柜台上躺着一本厚厚的书,大学生翻着,思量着是买还是不买。
书店营业员走到大学生面前:“这是最后一套啦,买吗?”大学生犹豫着。 “一套《鲁迅全集》比整个书店还值钱……”营业员把手中的售书单扬了扬。“开票吧?” 大学生往喉咙里咽了一口唾沫,“可是……”
营业员同情地瞥了大学生一眼,拿起柜台上的那本第一卷:“我给你留下来,行吗?” 大学生尴尬地点点头
“我买!”中年男人忍不住大叫一声,把大学生吓了一跳,营业员也惊疑地抬起头来。 “不就是几百块钱吗?”中年男人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匝百元的票子,摔在柜台上。(节选自《大学生》)
第9段中的“摔”换成“放”好不好?为什么?
(二) 修辞类
1.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练习2: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三) 布局谋篇类
1、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答题模式:
(1)开头: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总领全文,点明题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也有的是开启或引起下文,为故事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2)中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文章中间的句段连接着上下文,所以有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或承接上文或引起下文的作用,并为故事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内容上要联系中心回答。
(3)结尾:末段一般是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或兼而有之;另外末段如果用问句结尾,不仅含蓄地点明全文主旨,升华作者的感情,还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四) 见解感悟类
1、提问方式:谈谈你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通常出现在最后两问,分值较大) 2、答题模式: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 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如何。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本文讲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公式:谁?+做了什么?+怎么样? 二、感悟文章中心
1.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解题思路:找到文章中抒情或议论的部分。
答题公式:本文通过写……(主要内容)……表现(说明、赞扬)了……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收获和体会。
解题思路: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属于开放型题。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言之有理。(至少写2行,一定要有实际的例子)
答题公式:我从文中知道/学到……道理(启示),在生活(或学习)中……(例子) 三、筛选文本信息
1.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2.下列与文章内容相符的选项是()3.概括文中事物的特征或人物的感情心理变化过程。4.从文中提取一句话,概括这样说的原因。
解题方法:1.圈定范围,回归原句、原段,仔细比较2.选择题可用排除法3.概括文中事物的特征或人物的感情心理变化过程。4.从文中提取某一句话,概括这样说的原因 四、理解关键词
A.理解关键词1.理解某个词的意思2.某个词能否去掉或换成另一个词?
答题公式:不行,因为该词是……(意思),表现了……,去掉/调换后,不能达到这一效果/与文意不符。所以,能去掉/调换。
解题思路:“回归文章”
(1)回归文章,在文章中找到该词。 (2)联系上下文作答,做到词不离句。 B.理解句子1.句子赏析。(修辞手法)
(1)某一句话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某一句话的妙处。
答题公式:本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 2.句段的作用。某一句话/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解题方法:熟知常考的作用
点题、照应、做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 答题公式:段落大意+具体作用
…… 此处隐藏:11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建筑文档]2018年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
- [建筑文档]2013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数学历年真题
- [建筑文档]高中信息技术课flash知识点总结 - 图文
- [建筑文档]电工实训 - 图文
- [建筑文档]最高院公告案例分析100篇(民商篇)
- [建筑文档]南开中学高2017级14-15学年(上)期末
- [建筑文档]五粮液集团战略分析
- [建筑文档]鲁教版(2012秋季版)九年级化学 酸碱
- [建筑文档]超星尔雅2017中国哲学概论自整理题库答
- [建筑文档]关于成为海口金盘饮料公司材料独家供货
- [建筑文档]LNG学习资料第一册 基础知识 - 图文
- [建筑文档]四年级品社下册《好大一个家》复习资料
- [建筑文档]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建筑文档]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嵇康
- [建筑文档]坚持追求真爱是理智的行为 正方一辩稿
- [建筑文档]湘西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存在的
- [建筑文档]园林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文档]计算机长期没有向WSUS报告状态
- [建筑文档]日语最新流行语
- [建筑文档]B62-016 景观进场交底专题会议
- 2018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专题复
- 高考试题研究心得体会
- C语言基础题及答案
- 电气控制及PLC习题及答案
- 都昌小学家长学校汇报材料
- GMAT作文模板正确使用方法
- 俄军办坦克大赛:中国99式有望与豹2A6
- 成本会计练习题
- 酒店餐饮业最流行的5S管理方法
-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下)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说课、
- 2013年结构化学自测题 有答案版
-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解说词(附
- 窗口文明单位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
- 2018满分超星尔雅就业课后练习期末答案
- 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 苏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 第4章 曲轴模态分析
- 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思考
- 武汉CPC导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