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互联网资料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8
导读: 重庆市2016年高中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崔永辉 1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

重庆市2016年高中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崔永辉 1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需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教给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掌握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产 消 不 平 衡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油气开发重点转移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东 西 部 协 调 发 展 东部经济社会、环境改善 西气

原因 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案 例

目 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重庆市2016年高中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崔永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1.掌握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

2.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

1.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2. 通过课前导学案复习与该课时地理课程相关内容及预习该课时地理课程内容。

3. 通过课内导学案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导学案自主学习,独立复习、预习重要知识点。

2.借助课内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重点问题和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3.课前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加深对地理内容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4.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易错题、易忘知识,及时整理在导学案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分发课内探究学案。

【导入新课】图片材料导入(3分钟)

师: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璧山中学。

师:能够感受璧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是我此时最幸福的事情。说起幸福,崔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则造福我国东西部的幸福故事。

师:今天的故事就从这张照片谈起。这张照片来自我十多年前的一次南疆之旅。在阿克苏拜城县塔里木盆地的一处石油勘探基地,有两束火云从管道里面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当地人称之为“点天灯”。

师:这张则是我国东部某城市出租车排起长队等待加气的照片。

师:以上两组照片反映了我国东西部资源怎样的状况?

生: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起点,一起学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起重走西气东输之路。

板书:课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

【新课传授】

一、览概况——初识西气东输(5-7分钟)

师:首先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这个伟大工程的概况。在欣赏视频的同时请同学们在学案上记录主要信息。

(教师播放西气东输情况简介视频,并板书)

师生交流:西气东输概况。

师: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从视频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2

重庆市2016年高中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崔永辉

承转: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西气东输的概况,其实“西气”的出现是一个意外之喜。我国在1963年建成大庆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大庆会战后,不少地质学家对塔里木盆地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甚至认为,中国“又发现了一个沙特”,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确实带来了一些发现,但是更多的是天然气,而非石油。由于当时的目标主要是开采石油,对于天然气既没有采集和回注装置,也没有管网建设,因此只能放空点火烧掉,颇为可惜。这才有我们看到的这一幕“点天灯”。

师:到了1998年,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去塔里木调研,回来后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报告,提议将塔里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亟缺能源的上海。

二、探原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0分钟)

师:请大家结合手中的材料和课本内容,完成学案第二部分,为他的报告提供依据。

自主学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资料,自主完成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展示。)

点拨:

师:①这就是东西部的能源产销矛盾。

师:②刚才这个同学分析的很合理,那为什么要提高天然气的比重而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呢?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其次作为大宗笨重的煤炭运输会对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压力。

师:③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准确。那为什么我国目前要将能源开发的重点放在西部呢?其实,东北华北地区早在建国以后就作为我国油气战略的重点在开发,现在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而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承转:

师:鉴于以上原因,国家于2002年开始建设西气 …… 此处隐藏:44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3349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