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互联网资料 >

行测答题技巧(齐全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1
导读: 行测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 1、数字推理 数字推

行测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

1、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例如看到6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

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基本二次方数列: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基本三次方数列: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1000

例如:2,3,5,7,11,13,……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质数就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的数,其它数叫素数)

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

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

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过通分、约分看变化。

等差数列:前后两项的差不变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前后两项的比不变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素数数列:只能被1和数字本身整除的数叫做素数数列

合数数列:素数以外的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数列通项:前后数字(两项或者三项)之间有固定关系的数列叫做有通项的数列,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这些数字的通项。

第一: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差数列例题:12,17,22,,27,32,()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2,1,7,16,(),43

1

A.25 B.28 C.31 D.35

3.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基本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有关。

例题:15.11 22 33 45 ( ) 71

A.53 B.55 C.57 D.59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11,11,12,12,14,所以答案为45+12=57。

第二: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9,(),81,243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

例题:1,2,8,(),1024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3.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二级等比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的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

例题:6 15 35 77 ( )

A.106 B.117 C.136 D.163

『解析』典型的等比数列变式。6×2+3=15,15×2+5=35,35×2+7=77,接下来应为64×2+9=163。第三:和数列

和数列分为典型和数列,典型和数列变式。

1。典型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例题:1,1,2,3,5,8,()

解析:最典型的和数列,括号内应填13。

2.典型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加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加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3,8,10,17,()

解析:3+8-1=10(第3项),8+10-1=17(第4项),10+17-1=26(第5项),

所以,答案为26。

第四:积数列

积数列分为典型积数列,积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积数列: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例题:1,2,2,4,(),32

2

A.4 B.6 C.8 D.16

解析:1×2=2(第3项),2×2=4(第4项),2×4=8(第5项),4×8=32(第6项),

所以,答案为8

2.积数列变式:前两项的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相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2,5,11,56,()

A.126 B.617 C.112 D.92

解析:2×5+1=11(第3项),5×11+1=56(第4项),11×56+1=617(第5项),

所以,答案为617

第五:平方数列

平方数列分为典型平方数列,平方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平方数列:典型平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平方。

例题:196,169,144,(),100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平方数列,答案为125。

2.平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0,3,8,15,()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

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 …… 此处隐藏:817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行测答题技巧(齐全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3348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