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30
导读: 符合浙江版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舒渭宏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o) 剽悍(biāo) 好莱坞(w) 潜力股(qiǎn) .... B.朴刀(pǔ) 畏葸(xǐ) 供销社(

符合浙江版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舒渭宏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 剽悍(biāo) 好莱坞(wù) 潜力股(qiǎn) ....

B.朴刀(pǔ) 畏葸(xǐ) 供销社(gòng) 入场券(quàn) ....

C.反刍(zhōu) 道行(héng) 盖然性(gài) 瓦楞纸(léng) ....

D.髌骨(bìn) 画片(piàn) 揩油(kāi) 重创(chuāng)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 。雨淋过天气,疲倦的人心,记忆里的童

话早已慢慢地融化。 跟着时间走,忘了自己的来路,散了自己的执意。

B.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就证明,反对“四风”、把八项规定变成“铁

八条”,关键正在于从小处抓严、抓实。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须及时检视细枝未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

C.过去三年,直播前绝对保密的短片,现场提问嘉宾举起的哭脸牌,问政嘉宾接踵而

至的麻辣点评和市民代表随手按动的表诀器,让不少官员坐立不安。

D.惟其如此,方能让人们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

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磬的正能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住房问题牵扯面广,如何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如何看待住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

用等都是需要破解的方向性问题。

B.该镇距县城不远不近,没有优势,没有特色,再怎么想发展,面临的局面却总是让

人不尴不尬,无论是目标招商还是外出引资,总是底气不足。 ....

C.由于发生了那件事以后,我变得乐观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因为它告诉我:只要..

你迎难而上,毫不气馁,再大的困难也会向你低头。

D.其实文学有“公约数”,大家都关心人类及人性的问题,尽管类型文学和纯文学在

现形态上判若云泥,但在描写人性的方面其实是一样的。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绍兴城南邮局正从实体店向网络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交友、纪念、联

络情感等多种服务于一体,融合函件、集邮、报刊、电子商务、分销等各项业务。

B.近日,《华盛顿邮报》在将“生日不快乐”这句“祝福语”送给雷曼兄弟投资银行

符合浙江版

倒闭5周年时,也再次点燃了这个几乎搅翻全球金融圈的事件引发的争议浪潮。

C.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在中国定居的前

挪威骑兵军官买走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北大。

D.走访中,各媒体记者发扬“走、转、改”精神,沉下心、俯下身,走进皖江城市

带企业一线,围绕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效等专题进行聚焦式报道。

5.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

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各不超过10个字,具有可辩性。(4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刹那,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而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动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甲方辩论题目:

乙方辩论题目:

6.根据下列材料答题(6分)

已知:

①备考前夕:某学校高三(10)班晚10: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大学。

解:众里寻他千百度。

答:那人(周公)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两条出来。(4分)

信息:

(2)请你给该学校提一条切合实际的建议。(2分)

建议:

7.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具象的青山。清新鲜活,巧妙精致。请从“秋雨、阳光、时间、美梦”中选择两个为本体造两个句子。要求第一个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第二个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6分)

(1)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

符合浙江版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荀子和韩非子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做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人的好利之心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恶”。由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因此,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对于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不作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荀子提出“逆性”的观点,主张对人性加以改造,“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要通过“礼义”、“法度”,对人的自利本性进行“正之”、“导之”。在人性由恶向善的“逆性”的过程中,荀子特别强调人为即“伪”的作用,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道德修养与践行,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来源:学+科+网]

面对不变的人性,韩非子提出了“顺性因情”的主张。既然人性自利是人的自然本性,又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那么就只能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进行赏罚、制定政策、严肃法纪必须以人的自利本性为依据,要因循它,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

荀韩二人对人性的阐释都是 …… 此处隐藏:112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23280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