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高校古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单元先秦文学
一、《诗经》
二、历史散文
三、诸子散文
四、《楚辞》
《诗经》
一、概说
1.诗集的编纂与传播
作品数量:305篇
时间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6百年间。
四家诗:汉朝传授的齐诗、鲁诗、韩诗(今文经学)、毛诗(古文学派)
2.作品的分类和内容
六义:风、雅、颂(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
赋、比、兴(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分)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风诗160篇,采自15个地方,多为东周的民歌。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雅,周王朝的正声乐章。雅诗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京畿官民所作。作品大都产生于西周后期,较多政治讽谕诗。
颂,宗庙祭祀的乐曲。颂诗40篇,有周颂、鲁颂、商颂。作品主要是对统治者歌功颂德。
赋,对事或物直接的叙述、描写。
比,各种形象的比喻。
兴,用在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咏眼前的景物以抒心中的情思,类似联想,也兼有比喻义和象征义,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1
二、作品特点
1.《秦风·蒹葭》
怀人诗
重章叠句
2.《卫风·氓》
弃妇诗
叙事艺术:人物性格鲜明
情节安排跌宕
叙述结构完整
三、《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1.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2.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的基础
历史散文(《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一、概说
1.史书的分类
左史记言:《尚书》《国语》
右史记事:《春秋》《左传》《战国策》
记述体例:编年体和国别体
2.历史散文的勃兴
社会剧变,政治现实需要历史借鉴。
文化下移,私人著述活跃。
二、《左传》
1.史学价值
中国第一部私修的编年体史书(原称《左氏春秋》,全称《春秋左氏传》)。
记载详实,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春秋时代的社会面貌。
2
2.文学特性
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长篇著述,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①叙事周详曲折。
②情节细致生动。
③语言简洁精炼。
3.对后世的影响
为史传文学开拓路子
为散文创作树立典范
为戏剧小说提供养料
诸子散文(《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一、概说
1.诸子散文的勃兴
士阶层的出现,形成各个学派。
社会的剧变,导致百家争鸣。
2.诸子散文的发展
第一阶段春秋至战国初期,简单的语录体——《论语》《老子》第二阶段战国中期,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孟子》《庄子》第三阶段战国后期,发展为成熟的论说体——《荀子》《韩非子》二、《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1.内容要点:
●辩论双方的观点
农家:与民并耕而治
孟子:大人劳心,小人劳力。
●孟子从三个方面批判农家的观点
社会分工的必然性
3
国家治理的必要性
事物性质的差异性
2.艺术特点:
①说理严密。讲究类比推理,又层层论证,很有逻辑力量。
②气势充溢。感情激越,又多用排比句式,读之有一种波澜壮阔的美感。
③语言雄肆。雄辨滔滔,辞锋犀利而又酣畅淋漓,行文似一气呵成。
《楚辞》(《九歌·湘夫人》)
一、概说
1.楚辞的产生
物产丰饶、山川迷蒙的地理环境
相信鬼神、重视祭祀的风间习俗
句式较长、声韵悠扬的南方乐歌
2.楚辞的特征
形式介于诗、文之间(不合乐,但押韵而有强烈的节奏感)
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二、屈原主要作品的内容
1.《离骚》,前半部分反复倾诉对现实的忧愤,后半部分通过神游天国,展现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最后以死来完成对祖国、对自己人格的忠诚。
2.《天问》,对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神话传说等一连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表现出怀疑传统的大胆精神,探索真理的强烈追求。
3.《九章》,后人辑录的一组作品,片断式地记录一时一地的流放生活和思想感情,风格比较朴实。4.《九歌》,根据楚地民间祭歌改写而成,共11篇,充满楚文化所保留的神话色彩,以神灵的形象表现人的情感。
三、艺术成就及影响
①强烈的感情。
4
②丰富的想象。
③瑰奇的比兴。
④华美的语言。
《诗经》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国风”中的民歌)
《楚辞》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
“风骚”共同构成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
第二单元:汉代文学
一、乐府民歌
二、古诗十九首
三、《史记》
乐府民歌(《孤儿行》)
一、乐府诗的特点
乐府:朝廷掌管音乐的机构。
乐府诗:乐府采来配曲演唱的歌辞。
乐府民歌:乐府诗中采自民间的歌辞。
《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的最完备的乐府诗歌总集,汉乐府大都保存在其中“相和歌辞”一类。二、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自由多样的形式
2.质朴自然的风格
3.生动的叙事手法
无名氏古诗(《行行重行行》)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东汉末年游宦洛阳的失意文人,作品主要抒写失志伤时、相思离别,并以人生
5
短暂为主旋律,体现了人的觉醒。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抒情伤感,真切动人。
2.托物寄情,委婉含蓄。
3.语言自然,浅近隽永。
《史记》(《李将军列传》)
一、概说
1.《史记》的史学价值——“史家之绝唱”
①体制的创新:“纪传体”的叙述框架(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②识见的高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③实录的精神:“不虚美,不隐恶”
2.《史记》的文学精神——“无韵之《离骚》”
①推崇屈原的人格品质和文学成就
②发愤著书以抒写内心郁结的情怀
③充满批判现实的精神。
二、艺术成就
1.特点
①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
②生动有致的叙事方式。
③变化自然的语言艺术。
2.影响
①奠定了传记文学的基础。
②沾溉了戏曲小说的创作。
③树立了散文写作的典范。
6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诗:曹操、陶渊明、谢朓
二、赋:王粲《登楼赋》
三、文:李密《陈情表》
诗
一、建安诗歌
1.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
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开始有质的突破,文学受到普遍重视。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集团,刺激了文学的兴盛。诗歌创作以五言为主,致力于人的表现,美的创造。
2.建安风骨
一种感情表现鲜明爽朗、语言表达质朴有力的审美风格。
3.代表诗人:“三曹”和“七子”。
代表诗人是曹植。其诗前期多表现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后期多表现备遭迫害的人生苦闷,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最有风骨的是曹操。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直率古朴,又气韵沉雄,显示出一个乱世英雄慷慨悲凉的个性特色。 …… 此处隐藏:625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实用模板]第八章: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 [实用模板]2021年北京上半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生物
- [实用模板]SAP GUI 7.10客户端安装配置文档
- [实用模板]2001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试
- [实用模板]36机场工作实用英语词汇总结
- [实用模板](一)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
- [实用模板]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材料
- [实用模板]濉溪县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方
- [实用模板]长沙房地产市场周报(1.30-2.3)
- [实用模板]六年级数学上册典中点 - 图文
- [实用模板]C程序设计(红皮书)习题官方参考答案
- [实用模板]中国证监会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
- [实用模板]桥梁工程复习题
- [实用模板]2011学而思数学及答案
- [实用模板]初中病句修改专项练习
- [实用模板]监理学习知识1 - 图文
- [实用模板]小机灵杯四年级试题
- [实用模板]国贸专业毕业论文模板
- [实用模板]教育学概论考试练习题-判断题4
- [实用模板]201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译林
- 00Nkmhe_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_电子商务_
-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 诚信教育实施方案
- 吉大小天鹅食品安全检测箱方案(高中低
- 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_1_练习题
- 证券公司内部培训资料
- 小学英语时间介词专项练习
- 新世纪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二版)第1册U
- 【新课标】浙教版最新2018年八年级数学
- 工程建设管理纲要
- 外研版 必修一Module 4 A Social Surve
- Adobe认证考试 AE复习资料
- 基于H.264AVC与AVS标准的帧内预测技术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
- ABB变频器培训课件
- (完整版)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深思洛克(SenseLock) 深思IV,深思4,深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