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互联网资料 >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论文评阅成绩 摘 要 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

论文评阅成绩

摘 要

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论文结合有关文献对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归纳,重点说明了我国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探讨了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做法;途径;

目 录

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分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文评阅成绩……………………………………………………………………………i 摘 要…………………………………………………………………………………...ii 目 录…………………………………………………………………………………..iii 1以人为本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以人为本的管理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2确立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3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2.1.1以人为本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3

2.1.2以人为本是时代与发展竞争的产物

2.1.3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3以人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5

3.1对以人为本管理重视程度不高…………………………………………………... 5

3.2理论体系不成熟,对实践指导不够4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途径

结论……………………………………………………………………………………...9 参考文献……………………………………………………………………………….10

1 .以人为本概述

1.1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很早就有以人为本的说法。具体形式有:一、用以人为本反对“以神权为本”,如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二、用“以民为本”反对“以君为本”,孟子明确阐述了人民、国家、统治阶级三者的关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在西汉刘向汇编记录《管子》 “霸言”篇中,有一段这样说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而与《诗经》齐名的《书经》也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传统管理哲学也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鼓励创新,再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今都持有的人本管理思想。我国古代政治统治和管理中的人本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它映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本主义精神,构成了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思想渊源。可以说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革命。

1.2以人为本的管理含义

所谓以人为本,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种管理方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并加以科学的使用和开发,使员工在工作中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总称。

1.3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第一、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企业的最终目标。通常地讲,一个企业有三个因素:一是物质因素;二是制度因素;三是人的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因素,因为物的因素归根到底要由人去使用、改进和创造,制度的因素归根到底靠人来执行、推动和制订。

第二、以人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企业组织成员为本,促进全体企业员工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本管理的宗旨。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服务对象仅限于企业内的成员是不够的,以人为本管理还应该惠及企业的相关服务群体。企业是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是整个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网结。企业总要同组织系统之外的相关群体发生社会联系,并受社会所制约。因此,企业组织所追求的就不应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的满足,也要追求为与企业发生关系的相关群体、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出发,为他们竭诚服务。

第三、以人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企业里全体员工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管理者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不只是做“该做”的事,还要做“该做”以外“应做”的事。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

第四、以人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相统一,组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企业组织的经济目标是否实现,还要看企业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2 .确立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2.1.1 以人为本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构成要素,由以有形自然资源为主转变为以无形科技知识为主,企业生产方式由集中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协作性的社会化生产,管理组织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趋势,这都从客观上影响着管理理念的变革,新的经济形态必然要有新的管理理念与之相适应。

2.1.2 以人为本是时代与发展竞争的产物

知识经济下的社会形态中的主要生产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本等依赖程度逐渐减弱,而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强,掌握了拥有先进知识的人才就回掌握竞争的优势。德鲁克说:“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传统那种把人作为提高生产率的工具手段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以成为一种必然。

2.1.3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炼为: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与幸福。从根本上说,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的管理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工作都是以“人”为中心来展开,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给每一位员工最大的发展空间,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是因为决定企业发展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 …… 此处隐藏:59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9370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