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最新孔子孟子名言 孔子孟子论文(汇总10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3)仲尼不为已甚者。(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4)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如果西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

(3)仲尼不为已甚者。(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4)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如果西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7)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8)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9)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1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11)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12)经典名言: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孔子孟子名言七

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7、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

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9、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1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2、仲尼不为已甚者。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6、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

17、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8、道德论: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19、民事不可缓也。

2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3、十六岁: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邹。

24、四十四岁:公元前346年,周显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齐与匡章交游。

25、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2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0、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2、仁者无敌于天下。――《孟子》

33、其进锐者,其退速。

34、充实之为美。――孟子

35、二十岁: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晋桓公被韩、赵迁于屯留。赵、韩伐魏,魏伐赵,败之平阳。孟子在邹。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9、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0、养心莫善于寡欲。

4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3、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6、二岁: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邹。

48、志,气之帅也。

4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51、人皆可以为尧舜。

5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5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5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5、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56、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

5 …… 此处隐藏:35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最新孔子孟子名言 孔子孟子论文(汇总10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454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