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范文十二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20
导读: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都元气大伤。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时候澳大利亚还是一个弱小的、脆弱的、完全依靠进口的一个小国家。但是,英国在那时也实力大损,也无力去支援另外一个国家。澳大利亚意识到只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都元气大伤。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时候澳大利亚还是一个弱小的、脆弱的、完全依靠进口的一个小国家。但是,英国在那时也实力大损,也无力去支援另外一个国家。澳大利亚意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拯救澳大利亚,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战争的洗礼后,澳大利亚女性的女权意识也逐渐加强起来。麦金泰尔认为战后“澳大利亚女性已经开始寻求增加自己的公民权。她们渴望提高对公众生活的参与,并且寻求工作的均等”[3]。澳大利亚女性的觉醒并为合法权利而战加速了民族发展的进程,这也是澳大利亚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澳大利亚民族反思的不仅仅是硬实力的提升,同时还有文化和文明的进步。

   澳大利亚的这段历史帮助读者探析怀特在《人树》中塑造埃尔西这样一个无私奉献角色的真实意图。历史证明,往往在一个牺牲的时代之后能够创造出一个有着更优秀品质和民族特点的民族。那么,笔者将探析怀特是如何通过埃尔西的故事和她的心理历程来实现这样的意图。

   小说中,虽然埃尔西总是以一副完美的形象登场,但她却没有赢得所有人的心。在她丈夫眼里,她是个好妻子,但是魅力不足;她的婆婆艾米认为她会是个贤内助,却不够漂亮。但埃尔西本身就是一位充满慈爱的女性,怀特这样描述她:“因为说来奇怪,爱是她的天职。”[4]她对别人的爱总是发自心底的。埃尔西爱她的丈夫,即使他离开了埃尔西,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好他们的孩子,并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来成长。而且并没有因此疏离了丈夫的父母,经常带着孩子回去让公公婆婆享受祖孙的天伦之乐。埃尔西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尽量使身边的人开心。

   此外,笔者认为埃尔西嫁给雷也是奉献的一种体现。从初识雷到与雷结婚的过程突显了埃尔西的心理动态。最初,她是害怕雷的。因为不认识雷的她夜晚在街上被雷拦截,而后,雷闯进了埃尔西的家庭。当他向埃尔西求婚时,还坦诚了他的一些小毛病,而埃尔西是在经过“极其慎重地考虑这桩事情”[5],之后同意了婚事。而因为埃尔西是那种“喜欢干一些自己承担不了的事”[6]的女孩,所以笔者认为她的接受在埃尔西眼里是挽救雷的一种方式。在埃尔西的生活信条里,帮助他人是最重要的。而她所有承受的忍耐、坚持和牺牲都源于这样的信仰—“痛苦之中孕育着幸福”[7]。

   自从埃尔西和雷结婚后,她“经常带着孩子去杜瑞尔盖他爷爷奶奶那儿,而且尽量让自己喜欢这份责任”[8]。她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帕克家庭。即使在雷已多年杳无音讯,当斯坦·帕克离开人世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埃尔西在完成作为儿媳的使命,送老育幼。快乐是埃尔西的本性流露,即使自己的人生遭遇了重大挫折,也并未影响她的生活准则。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本性使得埃尔西更加成熟。

   二、罗拉:不断追求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新的开端,是自由和充满未来的国度”[9]。从澳大利亚进入多元化阶段开始,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移民到澳洲。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多元文化政策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主要趋势,这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希望,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多元文化政策也已经成为稳定各国移民群体的一个必要措施,并以此来保护和尊重移民群体之间的不同,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此外,多元文化政策也可以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在澳大利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澳大利亚走上国际舞台。?除了澳大利亚的历史问题,怀特在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让他怀有国际意识,这种国际化的情怀也在他的小说中体现除了。怀特小说中的人物特点具有普世性,就像马克说的怀特把“澳大利亚文学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超越了民族界限”[10]。这也是怀特获得国际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笔者认为,小说中那些积极地、正面的人物也是读者喜爱《人树》的一个原因,特别是不同的角色身上流淌着对未来持续不断追求的那种精神。

   《人树》中罗拉,是雷的情妇,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求自由和未来的女性形象。当我们读完整部小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怀特仅仅用了几个段落来讲述罗拉的故事。而这短短的几个段落却涵盖了罗拉的梦想和追求,生活现实和生活態度。她的出现是以雷的死亡为代价的。怀特这样特殊的构思不但显示了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更说明了罗拉的特别。

   首先,雷和罗拉之间的关系是不正常的,这象征了澳大利亚在文化融合道路上的艰辛。雷和罗拉是同居关系,并且育有一子。然而,有时雷“心理纳闷,要是走进这个屋子,第一次看见她,他会怎样看待这个女人。也许觉得她非常讨厌。可是现在,她对于他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11]。另一方面,当罗拉与雷对话时,并不是直接对着雷,而是“把头扭向另外一个方向,因为她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跟他说话”[12]。显而易见,罗拉和雷的关系是不稳定的,而且是非法的。萨默曾说过,“婚姻不仅仅反映了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且能够帮助实现家庭联盟,进而来支持国家政府。如果婚姻是国家稳定的根源,那么它也是民族的影响”[13]。澳大利亚的多民族融合过程中也出现过这种奇怪的联系。不和谐是他们之间沟通的障碍,幸运的是,生活在澳洲大陆上的人们怀着同样的信念,为自己和澳大利亚美好的未来一起奋斗。

   罗拉的生活态度是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一起跨越鸿沟的一种有效的生活方式。罗拉为了追求梦想,在夜晚爬上火车远离家乡,在异地经历了很多失败和伤痛,给她留下的只有那么一段关系、一个孩子和自由。这恰如澳大利亚人与土著居民;英国人和其他国家移民者之间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出现过民族冲突。著名的“白澳政策”曾经给澳大利亚移民带来伤痛,并让澳洲这片土地重新陷入孤立。随着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澳大利亚。各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说中,怀特并没有描绘甚至暗示罗拉和她孩子未来该走向何方,但罗拉那明确的生活态度至少可以帮助读者去了解罗拉:她是不会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并会一直努力!

   三、塞尔玛:走向独立的澳大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澳大利亚使澳大利亚遭受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为其独立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二战后,澳大利亚意识到英国的急速衰弱,他们不能再依靠所谓的“母国”。唯一的出路就是独立自主地发展。另一方面,美国的迅速发展为澳大利亚提供的样本。澳大利亚迎来了黄金时代,他们终于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而且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奢侈的自主选择权或者是感受到如此真实的自信”[14]。正是澳大利亚人们不断的追求才使他们走向独立自己的道路。

   《人树》中的塞尔玛这部小说中的“新女性”,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的现代女性的代表。卖金太尔认为“高学历、职业生涯、宽松的着衣、甚至是骑自行车的自由都可以成为‘新女性’的标志”[15]。但泰西却认为“塞尔玛从另一方面来说已经融入并认同社会结构。她在社会中寻求一种合适的位置,愚蠢地采用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并没有追求作为独立女性的思想。”[16]塞尔玛从非常年轻的年纪就开始计划自己的人生,而且从未停止努力的脚步。

   塞尔玛从一出生就与她的哥哥雷是不一样的。她的母亲在报纸上看到“塞尔玛”这个名字,而且这是一个“牧场主女继承人的名字”[17]。不像她哥哥的名字就像是随手拈来一样。这个“特别”的 …… 此处隐藏:41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范文十二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394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