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推荐)(8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21
导读: 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推荐)一 美国报告指出美国大学生学习时间少;我们经常说中国大学生“死读书”。中美教育模式的综合折中模式,会不会更能培养优秀人才? 《今日美国》18日报道,美国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美国大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几乎一

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推荐)一

美国报告指出美国大学生学习时间少;我们经常说中国大学生“死读书”。中美教育模式的综合折中模式,会不会更能培养优秀人才?

《今日美国》18日报道,美国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美国大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几乎一无所获,36%的大学生读了四年等于“白读”。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今天的大学老师和大学生,未把教学和学习放在首位。

一、老师忙学术研究 学生忙交际活动

这项调研由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埃斯特、美国最大私立大学纽约大学的教授理查德·阿如姆等人合作完成。

调研人员在20_年-20_年,跟踪调研了美国29所大学的超过3000个全日制大学生,调研基于这些大学生的成绩单,对他们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他们的学术评估:衡量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标准化测试。调研报告已被写入理查德教授本月与人合著出版的书籍《随波逐流的大学:校园里学到的很有限》。

报告指出,大学老师更喜欢聚焦在他们的学术研究上,而不是给年轻的大学生上课;大学生也不喜欢上课,而是喜欢参加交际活动。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45%的美国大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学习上没有“有意义的”收获;36%的美国大学生,经过大学4年学习后,几乎毫无改变,仍在原地踏步。

大多数美国大学生毕业时,仍不能分辨阅读材料中的哪些部分是事实、哪些部分是观点。这些毕业生,无法分析邻近地区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也无法抛开情绪性言辞、政治性谎言的干扰,进而理性决策。

理查德说:“这真是让人震惊、困惑的数据。”他说,接受调查的3000多个大学生,平均绩点是3.2(编者注:绩点是大学生成绩的一个评价标准,简单折算,绩点3.2大约是百分制的82分),“现在的大学生不用很努力,就能找到通过考试获得较好成绩的办法”。

二、学生学习时间太少了 每周只有不到12小时

调研报告说,美国现在的大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几十年前的美国大学生要少一半以上。

每周168小时,美国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课外学习)的时间只有7%(不到12小时)。反过来,他们每周花51%的时间(85小时)用于交际等大学课程之外的活动。

报告指出:35%的受访美国大学生,每周单独学习的时间少于5小时;尽管团队学习、小组学习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收获,远比单独学习的收获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弗福德学院的院长斯蒂芬·埃默森说,对这个结论并不惊奇,“我们学院最出色的学生,不靠团队学习,虽然他们可能会在实验室跟同学一起完成实验,但当进行其他学习项目时,他们是单独学习的”。

报告说,如果老师对学生要求得多,学生收获也会更大。明显的例子是传统文科专业,比如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写作技能方面,要比商科、教育学、社会服务、通信等专业的大学生有更明显收获。报告指出,不排除这些收获较少专业的大学生,读大学期间正在开发他们有关未来职业方面的专业技能。

报告说,文科专业的大学生收获较大,一个原因是这些专业的老师布置了较多的阅读、写作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

三、大学想改进教学 学生瞄准找工作

理查德教授的调研报告,引起大学、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美国高等教育数据分享公司的主管查尔斯·布莱奇说,美国大学意识到了自己有不足,正在改进中,“我不想让外界觉得大学管理者对这些短处视而不见”。这家公司提供的数据,被美国130所私立大学用来改善教学质量。

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校长丹尼尔·布拉德利说:“我们过去的教学时间不够,学生学习时间也不够。”这所大学是全美71家签署“誓言改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学之一。

《今日美国》网站上,家长“金杰42”留言:“在为儿子上大学砸了15万美元后,我真的在想是否让儿子去读一年制的技术课程更好。”

印第安纳州德堡大学的大四女生克里斯蒂娜,是一个学生组织的主席。克里斯蒂娜说,理查德教授的调研报告,并未真实反映她的情况:每周有30小时学习,自信学到了很多;她和她的同学,很多时候“身兼数职”——除了学习任务,还有非学术方面的任务,比如兼职——一方面可以赚钱交学费,另一方面,只是成绩好的毕业生,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已不管用。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_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_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_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_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_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 …… 此处隐藏:38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推荐)(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393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