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
4、民间借贷交易活跃,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从紧的宏观调控措施,使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受到限制,企业、居民特别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融资的难度加大,进而资金更趋向于采用民间融资的方式。据测算,2007年全市民间融资规模约为40.6亿元,分别较2006年、2005年增长20.8%和45.0%。根据人行芜湖市中支对120户农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跟踪监测显示,辖区民间融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民间融资手续简便,借贷方式上,信用借贷占绝大多数;二是生产经营性融资占主导;三是融资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占八成以上;四是利息支付方式多样化,到期后一次性支付和按季支付的占比较高。
5、“信用芜湖”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日趋好转
近年来,芜湖市金融机构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信用芜湖”系统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在征信体系建设、金融债权维护和金融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信用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0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对全国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芜湖市排名第37位。
二、我市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市金融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辐射能力不强
与周边城市相比,芜湖金融竞争力有待提高。南京市银行业
机构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各类证券营业部70多家,上市公司42家,保险机构数量和保费收入居江苏省首位。合肥市具有总部性质的金融机构已达7家,金融企业省一级分支机构约30家,各类金融网点超过1000家,金融资产占全省的比重近30%。我市的金融辐射力度受到周边金融发达城市的影响。同时我市的金融机构多为基层组织,在信贷决策、产品创新等方面受上级政策限制较多,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市金融辐射能力的提高。
(二)金融业发展不平衡
一是融资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发展缓慢。2005-2007年,全市直接融资总额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4.3%、3.6%和6.1%,远低于全市GDP在全省的占比;全市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重也分别较全省比重低6.0、10.3和3.9个百分点。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加明显。如无锡市目前共有上市公司45家,境内上市公司22家,境外上市公司23家,2007年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首发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106亿元。二是保险业发展相对滞后,按保费收入度量,表现为增幅低,规模小。2007年芜湖市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低于全省15.45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低于生产总值占比2.5个百分点。
(三)高层次金融人才稀缺
我市金融业“人才过剩”和“人才稀缺”同时并存。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为控制成本,较大幅度裁减低层次员工;另一方面,
高素质复合金融人才严重稀缺。由于金融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当前金融人才从意识、知识结构到技能,普遍具有“单一性”,银行、证券、保险等各自领域人员对其他行业的服务与产品了解甚浅,在混业经营成为趋势的今天,局限性渐趋明显。最新调查资料表明,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十分突出。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年龄40周岁以上人员约占全部从业人员40%;从学历层次上看,本科以上占比仅为0.51%;从获得职称情况看,高级占比仅为0.42%,其中通过国家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资格仅占5.34%。
(四)民间融资亟待规范引导
民间融资的活跃,在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不足、缓解县域资金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对正规金融业务形成了较大的挑战与冲击,对金融稳定构成了较大的潜在不利影响。一是民间融资因其自发性、信息不对称及一些行业高利润诱惑,极易导致民间资金流向国家产业政策限制行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二是民间借贷游离于金融监管范围之外,在不具备外部审计和相应外部风险分担机制的环境下进行,参与者众,涉及面广,操作方式简单,极易被一些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滋生违法行为,严重危害当地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民间借贷缺乏规范操作程序和有效监督的引导,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对地区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五)金融生态建设有待加强
从总体上看,芜湖市金融生态近年来得到有效治理,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客观环境不断得以改善,但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排名中,绍兴位列第8,无锡位列第10,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法治环境欠佳,金融债权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法律保护,破坏了金融资本的正常循环,如金融债权纠纷案件的诉讼和执行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不动产抵押登记机构分散,登记手段落后,登记的时间长、收费高、透明度低等。二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金融资源配臵结构扭曲,如社会信用体系各个环节相互整合不够,社会信用信息广泛分布于多个部门和机构中,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处理和查询系统;一些中介机构为谋取私利,不惜出具假的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三是发展不平衡,县域金融环境欠佳,仍然存在少数企业“假破产、真逃债”以及一些公务员拖欠银行贷款现象;此外随着乡镇体制改革,基层机构精简,造成部分承贷或担保主体消失,债权难以维护。
从具体行业看,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银行业。(1)资源人均占有量偏低。2007年末,全市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1.70个,人均拥有银行资产29790元,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远低于“长三角”同类城市。以无锡市、绍兴市为例,我市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分别比无锡少0.3个、比绍兴少0.5个;人均拥有银行资产分别比无锡少56779元,比绍
兴少80244元,居民人均贷款额是无锡人均的34.72%、绍兴人均的42.4%;居民人均存款是无锡人均32.89%、绍兴人均的43.92%。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规模偏小,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偏弱。
(2)银行业机构种类偏少。一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偏少。目前,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浦发行在芜设立分行,而无锡市则有7家,绍兴市有5家。二是外资银行机构仍为空白。无锡市则有2家。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缺乏。无锡市拥有无锡国联全资控股信托投资公司1家。同时,无锡国联集团筹建财务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的申请已获银监会批准。四是农村银行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虽有中西部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扬子农商行,但三县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仍未有实质性进展。而同期无锡市则有农商行2家,绍兴市有农合行5家。(3)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县域金融发展水平低。2007年末,市辖三县每万人拥有银行业网点数低于市区1.27个;县域贷款余额仅占全市贷款的16.1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比县域GDP占全市的比重低15.91个百分点。二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各地信贷支持率差异大。2007年新增贷款最多的繁昌县为10.47亿元,增幅达44.87%,最少的南陵县只有2.17
亿元,增幅仅为15.74%。三是信贷结构不平衡,部分行业、企业贷款集中度高。从行业看,水泥、汽车、房地产、公路、电力、钢铁、有色、教育等9大行业5000万元大客户贷款占全市大客户贷款余额的比重高达71.01%。从企业上看,全市十大户贷款余额超过150亿元,占全市贷款近三分之一,而全市银行业小企业贷款只占各项贷款的21.13%,涉农贷款余额只占各项贷款的7.77%。四是信贷投放不均衡,存在大起大落现象。 …… 此处隐藏:27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建筑文档]2018年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
- [建筑文档]2013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数学历年真题
- [建筑文档]高中信息技术课flash知识点总结 - 图文
- [建筑文档]电工实训 - 图文
- [建筑文档]最高院公告案例分析100篇(民商篇)
- [建筑文档]南开中学高2017级14-15学年(上)期末
- [建筑文档]五粮液集团战略分析
- [建筑文档]鲁教版(2012秋季版)九年级化学 酸碱
- [建筑文档]超星尔雅2017中国哲学概论自整理题库答
- [建筑文档]关于成为海口金盘饮料公司材料独家供货
- [建筑文档]LNG学习资料第一册 基础知识 - 图文
- [建筑文档]四年级品社下册《好大一个家》复习资料
- [建筑文档]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建筑文档]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嵇康
- [建筑文档]坚持追求真爱是理智的行为 正方一辩稿
- [建筑文档]湘西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存在的
- [建筑文档]园林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文档]计算机长期没有向WSUS报告状态
- [建筑文档]日语最新流行语
- [建筑文档]B62-016 景观进场交底专题会议
- 2018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专题复
- 高考试题研究心得体会
- C语言基础题及答案
- 电气控制及PLC习题及答案
- 都昌小学家长学校汇报材料
- GMAT作文模板正确使用方法
- 俄军办坦克大赛:中国99式有望与豹2A6
- 成本会计练习题
- 酒店餐饮业最流行的5S管理方法
-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下)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说课、
- 2013年结构化学自测题 有答案版
-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解说词(附
- 窗口文明单位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
- 2018满分超星尔雅就业课后练习期末答案
- 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 苏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 第4章 曲轴模态分析
- 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思考
- 武汉CPC导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