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武器弹药的供应与消耗(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27
导读: 损耗59挺;重机枪原有160挺,损耗12挺; 60毫米迫击炮257门,损耗11门;82毫米迫击炮原有81门,损耗3门;山炮原有36门,损耗8门。 第五次战役:65军步枪原有7484支,损耗481支;冲锋枪原有2701支,损耗316支;轻机

损耗59挺;重机枪原有160挺,损耗12挺; 60毫米迫击炮257门,损耗11门;82毫米迫击炮原有81门,损耗3门;山炮原有36门,损耗8门。

第五次战役:65军步枪原有7484支,损耗481支;冲锋枪原有2701支,损耗316支;轻机枪原有610挺,损耗96挺;重机枪原有155挺,损耗18挺; 60毫米迫击炮原有248门,损耗36门;高射机枪原有91挺,损耗14挺;山炮原有27门,损耗3门。

15军在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步枪、轻机枪各22%,重机枪56%,60毫米迫击炮24%,82毫米迫击炮21%,野炮41%,榴弹炮50%,高射炮75%。

64军在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步枪24%,冲锋枪36%,轻重机枪各44%,60毫米迫击炮62%,82毫米迫击炮32%。 在第四次战役开始前,39军统计全军实力,仅装备38式步枪2460支,79步枪10支,美制春田式步枪1063支,美制冲锋枪1843支,美制卡宾枪1658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2挺,捷克式轻机枪599挺,美制M1918式轻机枪70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42挺,美制M1917式重机枪145挺, 60毫米迫击炮183门,81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3门,120毫米迫击炮3门,美制107毫米化学迫击炮16门,美制60毫米火箭筒50具,美制57毫米无后座力炮12门,51式90毫米火箭筒51具,

日制92式步兵炮27门,日制41式山炮8门,日制94式山炮10门,美制75毫米山炮10门。

需要指出的是,前三次战役期间,39军不仅得到了来自国内的武器补充(如国产51式90毫米火箭筒),而且还大量利用了战场缴获来弥补自己的损耗(例如部队缴获了大批美式卡宾枪、60毫米火箭筒、57毫米无后座力炮),但与出国前相比,武器装备损耗明显,尤其是步枪净损失6千余支,装备实力大减。 50军由于前三次战役的恶仗、硬仗并不多,所以部队装备损耗程度比39军低。四次战役前50军共装备38式步枪1424支,79式步枪4652支,美制春田式步枪296支,英制恩菲尔德步枪261支,美式卡宾枪891支,美式冲锋枪1388支,捷克式轻机枪640挺,美制M1918式轻机枪18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33挺,马克沁重机枪104挺, 60毫米迫击炮168门, 82毫米迫击炮40门,100毫米迫击炮6门,美制107毫米化学迫击炮7门,美制60毫米火箭筒6具,美制57毫米无后座力炮4门,92式步兵炮19门,美制75山炮14门。

虽然50军的装备损耗程度较39军为低,但因为该军在运动战前三次战役中战果小,缴获少,尤其没有像39军那样得到大批美式反坦克火箭筒的补充,这使得50军在第四次战役的汉江阻击战中遭遇到了巨大的

困难。

第四次战役期间,志愿军第一批入朝部队节节阻击联合国军反扑,为后续部队的入朝参战争取时间。我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用简陋的武器阻击敌人陆空联合进攻,涌现出无数英雄群体,使敌人付出惨重代价,但每天进展平均不足一千米。

阻击战的特点是武器弹药消耗多,缴获少,我志愿军部队克服天寒地冻,后勤供应不足,身心疲惫等困难,在朝鲜的冻天雪地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顽强地阻击联合国军的反扑,逐渐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为此,我志愿军也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截止到1951年5月25日,按国防师编制计算,仅第50军就缺短枪58.6%,冲锋枪48.9%,轻机枪33.3%,重机枪39.5%,60毫米迫击炮44.4%,82毫米迫击炮45.7%,重迫击炮33.3%,山炮100%。第42军除补充了一个师的苏式轻武器外,按国防军编制仍缺轻机枪33.3%,重机枪33.3%,60毫米迫击炮61.5%,82毫米迫击炮81.48%。第38军缺82毫米迫击炮81.48%,山炮38.9%。

武器损失如此之大,除了战争激烈残酷以外,前线部队在管理和观念上的存在的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武器装备的无谓损失。运动战期间,我军缴获的主要是轻武器,重武器经常被敌机炸毁。由于后勤前送弹药

困难,前方部队对后勤是否能及时足量供应弹药普遍信心不足,本单位缴获的弹药往往则截留自用,不往上报。缴获了敌人轻武器则在战场上随时换装,随时使用,因携行能力有限,换装后自己原有的枪往往就扔掉了,造成了一些无谓的浪费。归根到底,这是由于我军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高造成的。

对后续入朝志愿军部队改装苏式武器

由于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工业基础薄弱,虽能自制部分武器弹药,但无力全部承担志愿军的武器弹药供应。为了保证作战需要,同时也为了统一口径,简化后勤,中央军委决定从苏联进口45个师的步兵轻武器装备志愿军部队。鉴于朝鲜战况激烈,志愿军入朝参战仅半年就由后方补充了47000余支步枪;37毫米高炮部队入朝仅三个月即损失了近10%的装备。为了保证后续供给,中央军委决定在进口的45个师的步兵轻武器中,拿出36个师的装备成建制地改装部队,其余9个师的步兵轻武器用以补充各部队在1951年第2、3、4季度的作战损失。

1951年3月, 志愿军19兵团在华北地区完成换装苏式轻武器,到达东北后,又补充了苏式高射机枪270挺。志愿军20兵团由东北负责换装8个师的苏式轻武器,共计步枪31944支,冲锋枪5856支,轻机枪1608

挺,重机枪432挺,12.7毫米高射机枪441挺。 在成建制换装的同时,给朝鲜境内的第9兵团补充步枪11979支,冲锋枪2196支(不含26军);补充13兵团苏式步枪15972支,冲锋枪2928支。改装的苏式轻武器都配有2个基数的弹药。

除了苏式轻武器,还给志愿军一线部队补充了各种型号枪械7576支,炮142门,给二线部队补充了各种枪6701支,炮23门。

由于改装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千头万绪,后勤部门在下发武器时发生了一些错漏。如4月份发给50军的82毫米迫击炮因无法使用而被退回;发给38军的60毫米迫击炮发现有沙眼;发给42军的60毫米迫击炮炮足坏了,炮身与炮盘不相匹配,无法使用。发给19兵团的92步兵炮缺少桡棍,冲锋枪、步骑枪普遍缺少通条。

为保证已经改装苏式装备的志愿军第二批、第三批入朝参战部队的武器弹药供应,总后勤部专门致电前方,要求各部队入朝后尽可能不要用缴获的武器装备随便调换苏式装备,而应将缴获的武器交后方修理备用。若万不得已而使用缴获武器时,也必须在部队整训时重新调整。

通过紧急进口一批苏式武器装备志愿军。至第五

…… 此处隐藏:9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武器弹药的供应与消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