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训练教案
【精准诊查】
【课首沟通】
1、把上次的作业拿出来给老师检查一下,并把你前次课的错题复述给老师听。 2、说说你这一周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遇到的学习难题。
【课首小测】
一、给“食”找座位。
饱食终日 布衣蔬食 箪食壶浆 恶衣恶食 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丰衣足食 饥不择食 解衣推食 锦衣玉食 食不甘味 因噎废食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自食其果
(1)干了坏事,自作自受。(自食其果)(2)说了不算,不守信用。(自食其言(3)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自食其力)(4)吃饱肚子,不做事情。(饱食终日(5)衣食简单,生活简朴。(布衣蔬食)(6)盛了汤饭,慰劳军队。(箪食壶浆(7)衣食粗劣,生活穷困。(恶衣恶食)(8)刻苦努力,忘了吃饭。(发愤忘食(9)不去睡觉,忘了吃饭。(废寝忘食)(10)穿的吃的,都很富足。(锦衣玉食(11)肚子饥饿,不挑选食物。(饥不择食)(12)关心别人,给人衣食。((13)衣食精美,生活奢侈。(锦衣玉食)(14)心中有事,吃饭不香。(食不甘味(15)怕卡喉咙,不敢吃饭。(因噎废食)
二、照样子写词语。
ABCC 可怜巴巴生机勃勃得意洋洋 ABAC 自由自在活灵活现无忧无虑 AABC 空空如也娓娓动听涓涓细流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三组近义词、三组反义词。 黧黑 宝贵 鄙视 白皙 慌张 寂静 珍贵 适当 热闹 镇静 适合 藐视
) )) ))))解衣推食 近义词:宝贵-珍贵、鄙视-藐视、适当-适合 反义词:黧黑-白皙、慌张-镇静、寂静-热闹
四、选词填空(4分) (一) 幸运 幸福
小明是(幸运)的,大家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使小明再次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二)不仅??还?? 只要??就?? 因为??所以??
1、走搭石的人们,(只要)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就)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2、王红同学(不仅)自己学习好,(还)能主动帮助同学。
3、(因为)弟弟学习认真,(所以)老师表扬了他。
【互动导学】
【知识梳理】——结合课本
一、篇章风味馆
1、《题西林壁》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来谈游山的感受,揭示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客观冷静的观察分析。 2、《游山西村》一诗,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画,赞扬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爬山虎的脚》一课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课文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也让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
4、《蟋蟀的住宅》课文开头点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接着拿蟋蟀与其它昆虫作比较,说明蟋蟀的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而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随后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结构、特点、屋内布置;作者从住宅的特点想到挖掘的工具,形成“伟大的工程”与“柔弱的工具”的极大反差,不由得产生惊讶和敬佩之情。
5、《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讲述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
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赞扬了魏格纳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二、佳句品其味。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的人生道理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这句话包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答: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不要笑话农村人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答:这两句话我的理解是“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如同一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5.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答:这三句话我的理解是:这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句子内容概况①)作者又把蜗牛的触角比作每根细丝(比喻的内容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比喻的作用③),体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
6.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答:这句话我的理解是:
(总起)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 (分述)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总结)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7.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答: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巴西在南美洲,几内亚湾在非洲,中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然而,巴西陆地的突出部分竟然与几内亚湾的形状非常吻合,吻合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句话推进了故事的继续发展。(这句话了解即可)
8.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答: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魏格纳从那么多的资料中寻找证据,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这句话了解即可)
三、认识修辞手法。
1.比喻与拟人——生动、形象、亲切。
例句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巧用了比喻和拟人,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不仅能藏身栖息 …… 此处隐藏:22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建筑文档]2018年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
- [建筑文档]2013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数学历年真题
- [建筑文档]高中信息技术课flash知识点总结 - 图文
- [建筑文档]电工实训 - 图文
- [建筑文档]最高院公告案例分析100篇(民商篇)
- [建筑文档]南开中学高2017级14-15学年(上)期末
- [建筑文档]五粮液集团战略分析
- [建筑文档]鲁教版(2012秋季版)九年级化学 酸碱
- [建筑文档]超星尔雅2017中国哲学概论自整理题库答
- [建筑文档]关于成为海口金盘饮料公司材料独家供货
- [建筑文档]LNG学习资料第一册 基础知识 - 图文
- [建筑文档]四年级品社下册《好大一个家》复习资料
- [建筑文档]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建筑文档]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嵇康
- [建筑文档]坚持追求真爱是理智的行为 正方一辩稿
- [建筑文档]湘西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存在的
- [建筑文档]园林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文档]计算机长期没有向WSUS报告状态
- [建筑文档]日语最新流行语
- [建筑文档]B62-016 景观进场交底专题会议
- 2018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专题复
- 高考试题研究心得体会
- C语言基础题及答案
- 电气控制及PLC习题及答案
- 都昌小学家长学校汇报材料
- GMAT作文模板正确使用方法
- 俄军办坦克大赛:中国99式有望与豹2A6
- 成本会计练习题
- 酒店餐饮业最流行的5S管理方法
-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下)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说课、
- 2013年结构化学自测题 有答案版
-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解说词(附
- 窗口文明单位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
- 2018满分超星尔雅就业课后练习期末答案
- 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 苏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 第4章 曲轴模态分析
- 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思考
- 武汉CPC导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