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30
导读: 第一篇:总论 主要内容: 药物化学的起源及发展、药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药效及药动学、新药设计的基本方法、新药开发的基本程序。 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 药物及药物化学 2 先导化合物及来源,先导物优化的基本方法 3 经典及生物等排体 4 影响药效的因

第一篇:总论

主要内容:

药物化学的起源及发展、药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药效及药动学、新药设计的基本方法、新药开发的基本程序。

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 药物及药物化学 2 先导化合物及来源,先导物优化的基本方法 3 经典及生物等排体 4 影响药效的因素 5 药物代谢:I相反应和II相反应 6 药物作用的靶点 7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第一章:药物化学及发展过程

第一节:药物及其分类、药物化学定义 一 药物和药物的分类: 1 药物及药物的分类

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作用或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物质。 按药物的用途可分为: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保健药。 按药物的组成可分为:草药(天然药物)、无机药物、合成药物、生物药物。

2 合成药物及分类方法

合成药物:由精细化学品出发,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的药物,或由天然产物出发,经化学修饰制备的药物。 合成药物的分类方法:

(1)依据药效分类;如麻醉药、镇痛药、抗炎药、抗菌药等。该种分类方法适合于医学专业。

(2)依据药物作用的生化过程分类;如抗组胺药(组胺是生物体内生化过程的产物之一,与过敏、胃酸分泌等有关)。该种方法适合于生化专业。

(3)依据化学结构分类;如β-内酰胺类、四环类抗生素,三环类抗炎药。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但有时药效不同,如磺胺类药物:抗菌、抗糖尿病。该种方法适合于化学专业。

(4)依据药物作用靶点分类;如抗乙酰胆碱酯酶、作用于β1、β2等受体的药物。该种方法适合于药物化学专业。

二 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关系 1 药物化学的定义

Medicinal chemistry is a chemistry-based discipline, also involving aspects of biological, medicin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t concerned with the invention, discovery, design, ident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the study of their metabol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mode of a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2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化学为基础,涉及到生物化学、医学、药学等学科。主要的研究内是 设计和合成新药。具体地说,基于生物科学所揭示的潜在药物靶点,建立药理活性筛选模型,参考内源性配体和已知活性物质的结构特征,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合成新的有效物质。

基础药物化学主要研究内容:药物制备原理、合成路线选择、反应条件优化及质量分析方法和控制。 高等药物化学的主要内容:设计并合成新药的方法—目的是创制新药、改进现有的药物。 3 药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药物化学是药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与有机化学(合成、质量控制)生物化学(靶点的选择、药理模型的建立),医学(药效及毒性的评价)、计算机科学(药物的设计)密切相关。有机化学及合成是其基础。

第二节:药物化学的发展过程

一 药物化学的起源—19世纪-20世纪初 1 草药及魔法阶段—19世纪以前

利用自然界的现有物质(主要是植物)治疗疾病。如鸦片用于镇静和镇痛;可可树叶减少饥饿感,使人兴奋;金鸡钠树皮对疟疾有效;吐根用于治疗痢疾和发烧。大部分为安慰剂。伴随宗教仪式进行,增强精神作用。

2 启蒙阶段—19世纪

化学学科的出现—建立了实验程序和理论。

实验方面:结晶、萃取、蒸馏技术—为提取有效成分奠定了基础。

理论方面:分析—建立了确定分子式和简单分子结构的方法;合成—按预定方式改变化合物的结构。

(1)提取活性成分—主要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生物碱:吗啡、可卡因、喹宁、尼古丁、咖啡因、马钱子碱、吐根碱、秋水酰碱、可待因和颠茄碱。发现活性成分比混合物有效;甄别出安慰剂。 小规模家庭生产、出售。

(2)结构确证:能够确定物质分子量和分子式,通过化学反应确定结构式(酯化反应、酸碱反应)。确定可卡因结构近100年,吗啡超过100年。

(3)合成及半合成:全合成:简单的麻药--乙醚、氯仿(产妇麻醉、深度睡眠,氯仿具有致癌作用)。半合成:有吗啡出发,通过酰化反应制备海洛因。 (4)给药方式的改变:发现由口服给药可以改变为皮下注射。吗啡的口服给药的活性低,经皮下注射给药,是强效活性镇痛剂。

(5)负面效应:活性成份的副作用大(实际上与剂量有关),对成瘾性和耐药性没有进行充分评估。如海洛因(吗啡的酰化物)的上市。

二 药物化学的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1)化学治疗概念的建立

1907年,Ehrlich合成了砷化合物Salvansan,用于治疗寄生虫和梅毒。1908年获诺贝尔奖。以此为基础,提出化学治疗概念,即一些化合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寄生虫或细菌,但对人体无害。

选择性作用是药物设计的基础。事实上药物的毒性取决于药物的使用和用量。 (2)合成药物:

合成了巴比妥类催眠剂和局麻药。如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由可卡因进行简化,制备了普鲁卡因。初步形成了简化复杂的天然产物,可以获得有活性物质的理念。

(3) 提取分离内源性物质

H2N

分离纯化出体内天然性物质,并进行了药理活性测试。分离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组胺;激素甲

AsOH状腺素、胰岛素;维生素B1和Vc。这些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揭示了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同时促进了化学HCl

反应的发展,为代谢拮抗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奠定了基础。 HOs(4) 初步管理法规的建立 NH2

由于海洛因上市5年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1906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食品和药品必须进行正确标记。但没有要求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 Cacoine

O

三 抗生素的出现—1930-1945年 NH1 抗菌药磺胺的发现 O

O

1930年,发现百浪多息可治疗细菌感染,其活性成分为体内代谢物对氨基苯磺酰胺。作用机制是阻断

H2NOCH2CH2NEt2H

细菌细胞生长所必需叶酸的生化合成过程,抑制了细菌细胞的生长,属于抑菌剂。人和哺乳动物可从食物

O摄取叶酸,不需自身合成,故具有选择性毒性。证实了有效的药物必须具有选择性作用和利用体内代谢物

可以设计出药物的理念。目前还在应用磺胺嘧啶,在二战时期曾挽救了丘吉尔的生命。

2 青霉素的发现

1920s,在真菌的分泌物中,分离出青霉素

G(苯青霉素)、V(苯氧青霉素)。40s,开始上市供应。

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属于杀菌剂,在细菌繁殖期使用效果最好。由于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对人体细胞的生长繁殖无作用。对细菌具有选择性作用。 NH23 提取分离内源性物质 NSONH

在此阶段,从生物体内提取分离化合物的工作仍在继续。分离出甾体激素,如雌二醇、睾丸激素、孕HNN

激素和皮质激素;维生素如核黄素B2、烟酰胺、B6(吡多醇)、生物素和A1。

4 X-射线衍射技术的出现

2

2

2

22

N

NSONH

该技术出现,为确定物质结构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后来从分子水平上理解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及计

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确定了麦角甾醇和青霉素的结构。 5 管理法规的完善

N

二战之前,药物上市前不要求安全性和有效 …… 此处隐藏:146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232803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