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鳢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鳢体型似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
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鳢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 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鳢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
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乌鳢的生物特性、生活习性
乌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 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 2 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 摄氏度,最适宜水温为26—28摄氏度。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鳢善跳易逃,
1 / 14
一条800——1000 克的乌鳢可跃离地
面1—2 米,发生“过道”现象,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防逃工作。二、食性与生长
乌鳢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蛙和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乌鳢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是苗种培育阶段,应根据规格大小实行多级分养。
三、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随地域而有差异,长江流域的乌鳢, 2 冬龄,体长30厘米以上,性腺即可成熟,其产卵季节为5—7 月,以 6 月份产卵最盛。黑龙江流域的乌鳢,2 冬龄以上,体长大于35 厘米性腺才能成熟,其产卵季节为6——8 月,7 月为产卵高峰期。
二、乌鳢成鱼养殖
乌鳢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乌鳢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在我国,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有混养、套养、单养、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本次重点介绍集约化养殖技术。
、养殖池的选择:
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池塘可采用土池、石砌池、土质底的成鱼养殖池等,高
密度养殖乌鳢要求池深2 -
2.5 米,水深
1.5?2 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 厘米以上。池塘要求宜小不宜大,一般在667平方米左右,最大不超过 1 334平方米。池塘小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各生产环节实施。如乌鳢的吞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容易恶变,池小有利于换水;池塘小有利于实施适时干塘,进行分养,调整全池乌鳢鱼种的规格,减少互相残杀,提高成活率;池塘小,投喂时容易将鱼集中,引鱼上食台,形成抢食局面,有利于培育,加速生长;池塘小,便于干塘捕捞。由于乌鳢高密度养殖;产量高,数量多;池塘小,供需方的数量上容易吻合,可以减少干塘后一次销不完造成的损失。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的塘埂上用竹
2 / 14
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宽度约在0.8?l 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四周种水草不仅可以为乌鳢隐蔽、捕食、高温时遮荫、调节水质等,对成鱼养殖还有防止乌鳢跳上岸的作用。
如果没有现存的池塘,可利用沟渠、库湾、低洼地等修建池塘养殖乌鳢。
养殖乌鳢的水源:
河水、湖水、地下井水、溪流水均可养殖乌鳢,地下井水最好先经过曝气
后再使用。水质要求中性或弱碱性,酸性土质地区,一般水的PH在6?
6.5 左右,可以施用生石灰调节成中性或弱碱性。鱼池在水库附近,或有地下泉水等地区可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在养殖前15?20 天左右,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 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 1 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原来已养过乌鳢的池塘,在消毒前,先用铁耙将底泥扒一遍;把埋于底泥的乌鳢捉净,以免影响本年鱼种的成活率。
二、鱼种投放:
养殖乌鳢成鱼选择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最好是16?20厘米的鱼种,它的活动能力、摄食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比较强。规格力求一致,不易被残食,成活率高。10厘米左右的鱼种,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2次的分养,6?8 厘米的鱼种过需经过2?3次分养。当鱼种投放到成鱼池后,由于成鱼池面积较大,分养工作比较困难。根据各地养殖经验,先投入面积较小的泥池,或在成
鱼池中搭一网箱,先培育一个阶段,经过几次分养,规格达到16?20厘米后再
放入大池养殖,效果比较好,成活率高。
鱼种选择除了要求规格整齐之外,还要注意鱼种的质量。优质鱼种的标准是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有病、有伤、畸形的不要。
合理密养是高产丰收的关键,根据放养时鱼种的规格、饵料的供应情况、
水深、水质的好坏等综合考虑来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来说,当水深在
1.7一
3 / 14
1 .8 米左右,饵料供应充足,水质一般微碱性,一般鱼种体长6?8 厘米,每平方米投种15尾;体长10?12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3.5尾;体长14?16 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2尾;体长在18?20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0?10.5尾。饵料供应不足,水深达不到
1.5 米,水质较差或水源供应不便等或其中部分条件较差者,应适当降低
放养密度,一般667平方米放3?5厘米的鱼种5000?8000尾;或10 一15厘米的鱼种3000一5000尾;或27厘米的鱼种500一600尾。在乌鳢精养池中还可以投放少量的鲢、鳙鱼的老口鱼种,以调控池塘水质。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当年鱼种在6?8月, 1 冬龄鱼种在3一 4 月放养。下半年移动鱼种时最好在乌鳢停食前 1 5 ?30天进行,即在摄食期间,具体地说在10月,让鱼种移动之后仍在摄食,给它有一个恢复阶段,同时适时服用药饵。若冬季停食后移动,捕捞时很易受伤,鳞片脱落;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翌年春天很易暴发水霉病,死亡率很高,损失大。同池鱼种规格应大小均匀,鱼种下池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一般用2%?3%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以每立方米0.5—1 …… 此处隐藏:82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实用模板]第八章: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 [实用模板]2021年北京上半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生物
- [实用模板]SAP GUI 7.10客户端安装配置文档
- [实用模板]2001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试
- [实用模板]36机场工作实用英语词汇总结
- [实用模板](一)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
- [实用模板]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材料
- [实用模板]濉溪县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方
- [实用模板]长沙房地产市场周报(1.30-2.3)
- [实用模板]六年级数学上册典中点 - 图文
- [实用模板]C程序设计(红皮书)习题官方参考答案
- [实用模板]中国证监会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
- [实用模板]桥梁工程复习题
- [实用模板]2011学而思数学及答案
- [实用模板]初中病句修改专项练习
- [实用模板]监理学习知识1 - 图文
- [实用模板]小机灵杯四年级试题
- [实用模板]国贸专业毕业论文模板
- [实用模板]教育学概论考试练习题-判断题4
- [实用模板]201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译林
- 00Nkmhe_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_电子商务_
-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 诚信教育实施方案
- 吉大小天鹅食品安全检测箱方案(高中低
- 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_1_练习题
- 证券公司内部培训资料
- 小学英语时间介词专项练习
- 新世纪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二版)第1册U
- 【新课标】浙教版最新2018年八年级数学
- 工程建设管理纲要
- 外研版 必修一Module 4 A Social Surve
- Adobe认证考试 AE复习资料
- 基于H.264AVC与AVS标准的帧内预测技术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
- ABB变频器培训课件
- (完整版)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深思洛克(SenseLock) 深思IV,深思4,深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