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导读: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西坝乡卫生院 米亚丽 ◇传染病定义传染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西坝乡卫生院

米亚丽

◇传染病定义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 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 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 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 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 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 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人按病原体分类,有人按传播途径 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 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 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 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 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 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 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 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特征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可以是微 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 旋体、原虫等。 传染性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 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传染病病人 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 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 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 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 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 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 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 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 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 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 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 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 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 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特征(感染后免疫)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 受性,称为免疫。不

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 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 染。可分为下几种感染现象。 1.再感染 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 ,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 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 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3.复发 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 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 见。 4.再燃 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 、症状略见加重者。见于伤寒。

◇概念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 过程。病原体入侵机体,突破防御功能,生长、繁殖, 引起病理生理变化。 类型 1·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人体初次被某种病 原体感染。有些传染病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如麻疹,水 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2·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一病原体感染的 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感染。常于血吸虫和 钩虫病等。

◇概念3·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病原体感染。较少见。 4· 重叠感染(super infection)人体在被一种病原体感染 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临床多见,如慢性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5· 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 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继发细 菌,真菌感染。

◇表现1· 清除病原体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 侵袭力(invasiveness) 2· 毒力(virulence) 3· 数量(quantity) 4· 变异性(vairability)

◇传染源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 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 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其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病程的 各个时期,病人的传染源作用不同,这主要与病种、排 出病原体的数量和病人与周围人群接触的程度及频率有 关。如多数传染病病人在有临床症状时能排出大量病原 体,威胁周围人群,是重要的传染源。但有些病人如百 日咳患者,在卡他期排出病原体较多,具有很强的传染 性,而在痉咳期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明显减少,传染性也 逐渐减退。又如,乙型肝炎病人在潜伏期末才具有传染 性。

◇传染源

一般说来,病人在恢复期不再是传染源,但某些传染病 (伤寒、白喉)的恢复期病人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病 原体,继续起传染源的作用。 病原携带者指已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或动物。携带者有病后携带者和所谓健康

携带者两种。 前者指临床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但继续排出病原 体的个体。这种携带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少数个体 携带时间较长,个别的可延续多年,如慢性伤寒带菌者。 所谓健康携带者无疾病既往史,但用检验方法可查明其 排出物带病原体。这种人携带病原体的时间一般是短暂 的。

◇传染源病动物也是人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人被患病动物(如狂犬 病、鼠咬热病兽)咬伤或接触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而 被感染。 人和动物可患同一种病,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作为 传染源的意义不相同。如患狂犬病的狗可出现攻击人和 其他动物的行为,成为该病的传染源之一,而人患此病 后临床表现为恐水症,不再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 度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 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 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 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在传染给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 中所行经的途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 是多个的。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由于生物性的致病原于人体外可存活的时间不一,存在人体内的 位置、活动方式都有不同,都影响了一个感染症如何传染的过程。 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类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须具备可传染的性质, 每一种传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传播方式,例如透过呼吸的 路径,某些细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层的型态变 化,刺激神经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喷嚏等症状,藉此重回空气等待 下一个宿主将其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消化系统异常, 像是腹泻或呕吐,并随着排出物散布在各处。透过这些方式,复 制的病原随患者的活动范围可大量散播。

◇传播途径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 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 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 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 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 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 …… 此处隐藏:172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23264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