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及其含义之流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30
导读: 42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被学界冠之为“是西方思想史上内容最庞杂、意义最含混、性质最诡异、使用最频繁的范畴之一。”[1]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个哲学家所言,意识形态‘既表示对也表示错,既表示普遍性也表示特殊

42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被学界冠之为“是西方思想史上内容最庞杂、意义最含混、性质最诡异、使用最频繁的范畴之一。”[1]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个哲学家所言,意识形态‘既表示对也表示错,既表示普遍性也表示特殊性,既表示学识也表示无知’。”[1]如此描绘出一个难以厘清和模糊不定的“意识形态面貌”。理论上的不清晰和不确定往往造成人们对这个概念在实践中的误解和混淆使用,亟待我们区分不同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中不同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内涵,揭示其涉及到的不同领域和范围,并指出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特拉西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最初界定

伊格尔顿曾经指出:“在一般谈话中,如果说某人的思维和言谈‘带着意识形态’,通常就等于说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偏执的,有一套刻板的先人之见。只要他们脱掉这件概念的囚衣,就有可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样子。但这绝不是‘意识形态’原来的样子。”[2]伊格尔顿揭示了追溯意识形态概念原初之义的必要性。“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在学界是庞杂、含混、不确定的,但关于这个概念的最初出处,理论家们的看法却是出奇一致,人们普遍认为法国哲学家特拉西(Antoine Louis Claude Destutt de Tracy,1754-1836)是意识形态概念的最初建构者。意识形态概念最初在特拉西那里是指“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的术语,旨在解除束缚在人们精神上的蒙蔽,使人们获得关于观念意识的科学认识,具有启蒙运动的“去蔽”性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雷蒙德·威廉斯(以下简称威廉斯)对特拉西把意识形态看作“观念科学”进行了分析说明,他提出:“这种‘观念’

在很大范围上根源于洛克和孔狄亚克的经验主义哲学传

统。因此,我们不能在过去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意义上去理解‘观念’。因为所有的思想观念都根源于人类的经验世界,所以必须在自然科学的意义上理解观念科学。”[3]威廉斯强调,最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偏见的进步意义,并成为经验主义科学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把意识形态看成是感觉和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符号体系”的一种语言表述。“这种对形而上学的摒弃是一种典型的进步,这一点已为精确而系统的经验主义方法的发展所证实。但与此同时,完全排除了社会维度——既实际排除了隐含在‘人’和‘世界’模式中的社会关系,又包括了那种把必要的社会关系替换成形式系统(或是‘心理规律’,或是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的典型做法——却是一个深刻的、明显无法挽回的重大失误和扭曲。”[3]在笔者看来,威廉斯的这段评价是值得商榷的。他没有认识到特拉西意识形态理论隐藏在“感觉意识”和“语言”背后深刻的社会实践意义。通过感觉还原的方法,特拉西企图建构一种像数学模型一样可以精确计算的语言学。在这个语言学体系内,每一个思想观念和意识都被预设有一个精确的语言标志,以此来杜绝和避免各种各样不正确观念的产生。可见,特拉西的“观念”以人们从外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觉经验为根基和逻辑起点,这样的“观念”显然不同于哲学史上著名的“天赋观念”和“理念”。可见,威廉斯没有看清特拉西“观念还原论”中“观念”所具有的“经验逻辑”,更没有看到特拉西意识形态学说的社会实践维度。我国著名学者俞吾金提出:“在托拉西(即特拉西,翻译上略有不同)那里,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有着哲学认识论和语言学方面的含义,而且也具有与人们的实际行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及其含义之流变

赵传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广州   510303)

【摘要】“意识形态”概念长期存在着“既表示对也表示错,既表示普遍性也表示特殊性,既表示学识也表示无知”的混淆使用问题,这个问题不解除无疑对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利,尤其是可能造成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和中心地位;不能理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就不会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和斗争。理论上的理解必然关联和影响到实践中的运用。我们以“意识形态”概念内涵流变的历史梳理为线索,考察和辨析意识形态从作为一种“观念科学”的原初之义,发展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具有多种不同意义的使用,最后落实到对“意识形态”概念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旨在中西文化比较和发展流变过程的双重视阈下,探析“意识形态”概念的实质。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意识  马克思主义 学术之窗

南方论刊·2017年第7期

…… 此处隐藏:1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及其含义之流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23255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