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大全 >

《发现东亚》经典读后感10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30
导读: 而自古以来,中、日、朝三国就有密切的经济与政治来往,日本和韩国还一度作为天朝的属国,承袭礼制,定期朝贡。即使在清末,朝鲜也作为大清朝最后一个属国,直至清朝被迫对日宣称朝鲜独立,才结束这一局面。 但经过

  而自古以来,中、日、朝三国就有密切的经济与政治来往,日本和韩国还一度作为天朝的属国,承袭礼制,定期朝贡。即使在清末,朝鲜也作为大清朝最后一个属国,直至清朝被迫对日宣称朝鲜独立,才结束这一局面。

  但经过了西方列国为了自身利益,强行打开各国国门,中、日、韩等各国先后经历自身思想和政体的变革、外国势力的入侵和国家的分裂,各国遵循同一套宋明理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如何重新定义东亚各国的关系,寻求新的格局和可能,东亚各国如何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问题。作者也不过是通过发现东亚,重溯历史,从定义的源头早起,企图从历史中得到更多收获。

  怎样发现东亚?

  怎样发现东亚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和东亚有关的各种研究并不少,但是却多多少少带着地域性特征,或因政治需要曲解某一史实,或因眼界被困于一国而无法完整定义。譬如,在对于东亚发展的研究中,外部世界带来的冲击通常被强调为其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主要原因,但作者却从各国自身出发,从基督教传入各国的历史开始梳理,发现东亚各国自身本来是存在一定的思想变革的,虽有外界主观传达的,但本质上的变革,也是从各国自身积极吸取新思想,主张改变开始的。只有自发兴起的思想改变,才能为一个国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综合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现代并不能简单被定义为由某一个局部起源,再扩展到全球,而应该是在不同社会在紧密交往的过程中共同塑造的。我们应该正视外部世界带来的冲击,但不把这种冲击看作是唯一的历史推动力,而要探寻外部冲击如何在遭遇、反应过程中内化为本土历史动力的进程。

  发现东亚的过程,应该是不带偏颇的客观讲述。因为“观察者对历史材料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呈现的形态”。我们要力求公正地看待一段历史,才能找出历史真正的原委。

  《发现东亚》读后感(五):八旗子弟里面有不少汉人,并不是按照民族分的。

  作者简介:宋念申,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现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

  内容简介:

  清代初年历史的。为什么满洲人口那么少,但是可以征服汉族呢?表面的答案是,汉人不团结啊,有吴三桂那样的汉奸啊。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还不只是吴三桂啊,清初还有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他们可都是清兵入关前就投降清朝的汉人。

  少数民族在成功南下之前就有那么多汉族降兵降将,这在中国历史上好像还真是第一次。他们都是贪生怕死吗?都是甘做汉奸吗?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现东亚》这本书,这个长久以来的疑问才算是得到了一个解释。关键问题还是视角,我们一般是以中原为基本视角来看入关之前的清朝,怎么看都是边陲,怎么想象它的文化状态都是野蛮。但是,如果我们把视角换成以满洲,就是中国的东北为核心,你就知道了,满清入关不全是运气,而是一个已经酝酿了很多年的、做足了准备的一个事件。看了《明朝那些事儿》里面,介绍努尔哈赤如何利用李成梁对他愧疚(误杀他的爷爷、父亲等5名亲属),逐步发展起来。

  我们都知道,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发生过一次抗日援朝战争。大体上,就是日本的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朝援助朝鲜打败了丰臣秀吉。你说这和满清崛起有什么关系。对,站在中原王朝的角度来看,这是两件事,面对的是两个敌人。但是站在满清的角度看,这是同一件事。

  抗日援朝战争发生在哪一年?1592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决定性的一战,发生在1593年。你看,换一个视角你就会发现,正是因为东亚的三个大国中国、日本、朝鲜发生了战争,前后打了7年。战争的结果是大家都打得民穷财尽,各国没有力量遏制努尔哈赤的崛起,这才给了他宝贵的几十年时间,统一了女真。

  这一统一,它可不是一个地方势力那么简单。你想,在东北那个地方,女真人的力量是最弱的,周边的明朝、蒙古都比它强。想存活下去,就必须是一个多元政权,而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思维的政权。它统一了,按力量来说,它刚开始可能还是弱,但是在思维的多元性上,它可是一个新物种。周边的几个政权,都不如它。

  这一点,在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执政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就表现得很明显。皇太极是1626年即位的,十年后,也就是1636年,他通过一系列的攻伐,已经基本解决了蒙古问题。

  这一年3月,漠南蒙古十六部齐聚沈阳,正式奉皇太极为蒙古大汗,奉尊号“博格达·彻臣汗”。你看,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身上,已经有了蒙古大汗的身份。要知道,自从成吉思汗之后,第一个不是成吉思汗子孙的人当了蒙古大汗。你就想吧,这个变迁有多大。5月,皇太极把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在登基仪式上,发生了一件事。参加登基仪式的朝鲜使臣,因为朝鲜是明朝的属国嘛,所以拒绝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言下之意就是不承认他为天子。那好,这一年年末,皇太极征伐朝鲜,迫使朝鲜断绝了和明朝的宗藩关系,成为清的属国。

  你看,这个时候距离清军攻占北京,还有七八年时间。但是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大清,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女真人国家,它已经隐隐然有“天下”的概念了。它已经解决了和蒙古的关系,朝鲜也成了它的属国。中原王朝经营天下做得到的事,大清已经做到了;中原王朝没有做到的事情,它也做到了。在区域政治上,它的整合层次更高。到了皇太极的时候,满清治下的汉族人口已经非常多了,它就保护汉民,重用汉官,开科取士,这一套打法搞下来,汉族人对政权的认同当然就有了。这才能理解为什么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这样的汉人为什么死心塌地为大清卖命。

  满清的这种多元性,其实从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旗人。过去,我们站在中原人的视角,通常觉得旗人就是后来的满族人。其实不是。旗人指的是跟随大清入关的所有人。其中既有满洲八旗,也有汉军八旗,就是汉人,还有蒙古八旗。入关后,八旗主力除驻扎北京外,还在杭州、武汉、西安、荆州、广州等几十处重要城市驻防。“旗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享有诸多特权。比如,旗人世代不必从事劳动生产,其生活来源全部由国家承担。旗人比民人享有更多的机会做官。但是,旗人对应的不是汉人,而是民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它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它是一个特权阶级的概念。是到了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为了强调民族区别,才把“旗人”和“满洲人”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 此处隐藏:8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发现东亚》经典读后感10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80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