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大全 >

《经典闲读》读后感10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经典闲读》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闲读》读后感(一):Philo-sophia 最近在图书馆学习,看到一本周国平的经典闲读,配上巴赫的

《经典闲读》读后感10篇

  《经典闲读》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闲读》读后感(一):Philo-sophia

  最近在图书馆学习,看到一本周国平的<经典闲读>,配上巴赫的平均律以及窗外慵懒的冬日阳光,让我在这个下午无法自拔。

  其中有一篇《临终的苏格拉底》。其中有一段有太多感触。

  苏格拉底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徒弟,自己还欠别人一只鸡,别忘了。周老先生特别加注儒林外史类似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哲学家在思考人生的同时,也在追求灵魂拜托肉体,“预习死亡”。然而,世上存在灵魂,这个前提是活人无法证明或否定。但周老先生说,这些哲学家之所以追求灵魂,并不是因为当真相信灵魂不死,而是而在于不管灵魂不死,都依然把灵魂生活当作生活中永恒唯一的价值来看待的。

  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总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但正如另一篇文章的题目一样《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们的价值,存在感,不仅仅来源于外界,更多来源于对世界的认识。苏格拉底相信灵魂的存在,那么这个又肯能不存在的事物,对于他却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意义。

  最后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philosophia 一词是毕达哥拉斯创造的,他嫌智慧“sophia” 之称自负,便加上了一个表示爱的词头“philo”。

  《经典闲读》读后感(二):跟周国平品尝经典

  周国平老师是一直我喜爱的作家,《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我感受深沉的父爱与内心的痛楚,好几次不忍看下去,这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后来逐渐接触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宝贝宝贝》、《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和《各自的朝圣路》等书,周老师不仅才华横溢,严谨思维,更觉得他是一位心灵的导师,生命的智者。

  如今的社会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出书的人越来越多了,书籍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糟粕与精华并存,面对海量般的信息,是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看走马灯似的畅销书上,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喧嚣烦躁,还是让心安静下来,把精力集中在经过时间的检验流传至今的经典的著作上,与大师和经典抗争和争鸣?作者的观点很明确:直接读原著,直接和大师交流,结识和欣赏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灵魂。因为,大师绝对比追随者可爱无比也更加平易近人,直接读原著是通往智慧的捷径。

  这本《经典闲读》,是品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读后感,也是他多年读书的心得体会。我们发现,周老师博览群书之广,通贯古今,融汇中西,上至古代希腊,下至当今的大师在他笔下栩栩如生,或至情至性,或可敬可爱,个个个性鲜明。相信周老师已经不下几遍,虽然他说读书要不求甚解,我认为只是谦虚的说法。本书还是用我们一贯喜欢的风格,语言文字充满了智者的哲思和诗意的美感,对于爱好读书写作的人,思想境界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从中可得到一些启发。

  周老师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他借孔子说出了读书的目的,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视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象孔子一样做一个洒脱的读书人。

  在书的最后,周老师关于如何去读书、读好书提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读书的乐趣和收获。“藏书多是一辈子读不完的,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想去读,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这些读书哲语《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虽然看过,今天又重读一遍,仍值得回味。

  看了这本经典闲读,更激起了我看经典的兴趣。

  《经典闲读》读后感(三):与智者交谈

  《经典闲读》读书文辑将周国平先生这些年在阅读经典、直接与大师交流时的感悟和心得结集成书,涉及哲学、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饱含了周国平先生对人类生存困境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反思。周先生在代序中写道,直接与大师交流,结实和欣赏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灵魂,真是人生莫大的享受。正如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周国平先生写古驿道上失散——读《我们仨》,年尽九旬的杨绛先生,两年间,女儿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病逝,她将自己的一生作结,于是就有了这三口之家。长梦始于钱先生被一辆来路不明的汽车接走,“我”和阿瑗去寻找,自此一家人走上了一条古驿道,在古驿道上相聚,直至最后失散。这显然是喻指从钱先生住院到去世——包括钱瑗住院和去世的四年半历程。失散在古驿道上,这是人世间最寻常的遭遇,但也是最哀痛经验。《浮生六记》中沈复和陈云,一样的书香人家,恩爱夫妻,到头来也是昨欢今悲,生死隔绝。中道相离也罢,白头到老也罢,结果都是一样的。夫妇之间,亲子之间,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再聚的失散,以至于真希望有来世或者天国。这本书我也读过,我在想,如果让我写读后感,我会怎样构思、起笔、收笔,无外乎,一是介绍框架内容,二是表示惋惜之言,在无新意,而读周先生的感悟让我耳目一新,思绪豁然开朗,将人生别离比喻为失散在古驿道上,人生相遇、相聚、相知、相守皆是缘分,爱过方知情浓,正是这前世修来的缘分,让我们害怕彼此的失散,亦如品读他的散文,平白朴实的语言,浅显哲理的语句,总能让我顿悟。

  周国平先生说读书的档次大体上决定了写作的档次。平日里读什么书,会在内听觉上形成一种韵律,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在格调和趣味,写作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走。

  寥寥数语,仔细揣摩,无不蕴含着一定哲理,正如读好书中所言,读书的档次决定了你的写作档次,难道不是决定你这个人的档次吗?人的定位是什么,难倒不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吗?

  《经典闲读》读后感(四):一起享用这人世间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吧!

  “阅读是我的情人,写作是我的妻子。”这样的广告词的确是煽情的。对于喜欢书籍,热爱读书的人来说,是有很大杀伤力的。让人禁不住想看看作者是如何来阐述和体现这个命题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在学界也算是一个人物,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出名是因为他的散文,有多部散文集出版。《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还出版过纪实类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以前读过《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和《岁月与性情》和《人间学术》等,为他的文字的温情、睿智、坦率所折服。 …… 此处隐藏:10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经典闲读》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8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