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大全 >

一个人的狂欢读后感10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作者是个心理学家,也是个很好玩的内向女性,她用另一种方法告诉了我答案。奇异的是,当作者完全接纳了自己的内向,不再为之不安、为之道歉,任性地安享在一个人的世界时(丢下丈夫,自己跑去短时隐居;拒绝繁琐的

  作者是个心理学家,也是个很好玩的内向女性,她用另一种方法告诉了我答案。奇异的是,当作者完全接纳了自己的内向,不再为之不安、为之道歉,任性地安享在一个人的世界时(丢下丈夫,自己跑去短时隐居;拒绝繁琐的聚会,跟好朋友可以聚在一起,各干各的……),她反而开始尝试去做模特、演员、去指导别人表演等等这些“外向”、“抛头露面”的工作——正如书中所说,当满心接纳自己的内向,它就会成为你独特的优势,你力量的源泉。我想,或者可以进一步说,不只是内向,当你满心接纳本来的自己——高矮胖瘦、活泼安静、张扬内敛——你都会找到你生命力的本源,坦然淡定,不再为自己抱歉。不再为谁贴标签。

  下次再不得已去参加哪个聚会时,我想,我一定能在热闹的人群中找到某个心不在焉的人,然后心头一乐:嘿,这家伙也想设法逃走呢!

  《一个人的狂欢》读后感(八):一个人的狂欢

  一个人也能狂欢?!在书中与文字狂欢,在瑜伽与冥想中狂欢,在一个人安静的独处时狂欢!!是,这才是属于我的狂欢形式。聚会?NO!聚会只会让我筋疲力尽,一个人我才真正能找回自我,为自己再一次的爆发积攒能量。原来,这种感觉不是我的个案,原来这是所有有着内向性格因素人的共同感觉。

  “内向”这个被社会化贬义了的词,是大家嗤之以鼻的性格特征,害羞、不擅社交、说话有些口吃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内向人的普遍看法。我也一度死不承认我是个内向的人,逼迫自己参加聚会,逼迫自己在噪杂的社交圈子里游走。而很奇怪的,经过一段周期的精疲力竭,每过一个阶段,我都会生病一次,自动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让自己静止下来,逃离人群。而现在一本《一个人的狂欢——内向性格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对“内向性格”的看法,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群,需要在静中积攒能量,需要在思考中沉淀,而还有那么一帮外向的人群,静会消耗能量,反而热烈的聚会会让他们精神状况良好,让他们彻底放松,并积攒能量。这让我在认识上有了极大的飞跃,我忽然很理解我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理解每个人积攒能量的方式,“理解”让生活更加轻松了。5:5的比例是官方给出的内向与外向人群的比例,这与我们大家通常认为的比例不尽相同,其实,每个人都有内向与外向的性格面,有的人偏内,有的人偏外,作者称为阴性时刻与阳性时刻。很生动的用太极的圆做描述,说明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及每个属性向对方流动的开放性。

  我们这样一群人,必须要有所谓的属阴的时刻。当日复一日被忙碌的工作、家人、孩子包围,我会感觉喘不过气来,会有种耗尽能量的感觉,急需一个急刹车让自己冷静下来,安静的独处,安静的思考,安静的读书或是安静的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还需要偶尔的属阳的时刻,如与一帮老友小聚,畅饮、八卦,但这样就需要自己有一段时间调整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这种偶尔的属阳阶段极度消耗精力。

  “对,是这样。”这是我读这本书经常有的感受,我像是与一个知己交谈,我们互相倾诉困惑,互相分享方法。这就是所谓的神交吧。

  当我每天捧着这本书读时,大部分的人都问我,“你内向吗?!”天天在工作中叽叽喳喳的人,怎么会是个内向的人呢?一开始我的回答是,我是双子座,有双重性格。如果是现在我的回答是,你对内向这个词的理解有误,建议你去看看这本书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两种人群,这会对你(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会有很大帮助。

  这个就是我看了萝莉*海尔格的《一个人的狂欢——内向性格的力量》后的感受,分享如上。

  2012-6-19

  《一个人的狂欢》读后感(九):一个人的狂欢

  最近很奇怪,忽然很多身边要好的朋友都出游去了,也许11月对于很多景点来说是淡季,对于人来说,这是一个梳理的季节。而更神奇的是,我的这些朋友们,多半是独自出行,最多是两个好基友一起出去玩儿。

  而我一个人流浪在这个小岛上,已经是第五天了,感觉却好像过了一个月。因为,从内心来说,你终于彻底地成为了一个人生活。尽管每一天,你的周围走过千百个人,你却不必担心他们会跟你打招呼,你也不必担心会有电话进来谈工作,或者也没有任何必须去做的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你独自掌握自己的时间。第一天到达这里时,曾有数小时的恐慌,因为面对全新的地理,节奏,以及你担心自己无聊,或者你担心自己马上就想回去,在年少单独出行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到达陌生目的地的时候,我就想立刻回家了。可是,那数个小时的忧虑过去后,是一日一日叠加的却是不想回到熟悉的人群中,甚至,不想在身边建立起熟悉的关系。

  印象最深的是在上一份工作中,因为每日需要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电话,拜访,会议,我常在午饭时独自夹着Kindle或者iPad,一个人隐遁到离办公室略有距离的咖啡馆去。如果没有那半小时几十分钟的独处,那一天,对于自己来说,是难以为继的。

  现在想起那种仓皇和疲惫,力争在被压缩的空间和状态里,寻找那份最原始的自己,的确是悲惨又可笑的。

  可是,每个人的特性是生来无法改变的,也许还有童年的因素,可是,到了现在,一切仿佛是蛋糕模子,无论放什么进去,出来都大概是那个形状和深度。

  我知道很多人也抱着和我一样的彷徨和考虑,这个世界目前来说,不鼓励独处和内向的人,所以,但凡有点这样想法的人,不需要别人去批判,自己首先就会在内心先抽自己一鞭子~~

  所以读到这本书时,有种压抑已久的释然感,这个世界有种可能,一半的人,或深或浅地存在和你一样的担心,和愿望。

  这本书从精神,心理的角度说明了,世界上的人的确是存在显著的分别的,除了众所周知的男女区别,内向和外向是的确存在那条分界线的,它 给了一些指点,如何分辨自己是否是偏内向的人,比如你恢复能量的方式主要依靠独处,而不是分享,需要倾诉的方式是书写,而不一定是辩论;比如你的那些发自内心的爱好多半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最显著的一个就是内向的人多半爱好阅读,因为阅读可以带给他们在另外一个静谧的世界驰骋的满足感;另外基于作者是一位精神心理医生,她提供了一些内向型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与他人相处的经验,比如如果不想继续谈话,那就不要强迫自己附和,简单地闭上嘴,也不失为一种应对;比如如果你想让周围的人不要那么关注你,谨言慎行似乎是自我保护很好的一种方法;另外说到,内向的人应该在这个阳性的世界上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你应该知道不喜欢聚会和争辩并不是一种罪,你也应该确信,不太合群,并不代表你的人品有问题,你只是不那么需要外人的支持罢了;你应该努力地遵从内心的指引,找到让自己比较舒服的职业,比如你更能专注,更有想象力,这些可能并不是现在被人推崇的优点,但好好发挥出来也是可以为他人贡献的方式;说到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接受自己的天性,并且找到一套能够容纳这套天性的空间,如何实现你的内心平静,如何对喧嚣说不,如何知道自己只是耐得住寂寞,而不是孤僻,如果反其道而行,找到那些别人不知道,社会不介绍,但是却能抚慰你心灵的方式。 …… 此处隐藏:12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一个人的狂欢读后感10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8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孤身一人读后感10篇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