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大全 >

《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锦集10篇)(去尾法与进一法的区别)(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四、教学设计完美,首尾呼应 本节课教学设计比较完美,能够做到首尾呼应。课堂起始环节提出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课堂结尾时再对这些行为进行评价与总结,使学生对课程能够有完美的把握。 另外,在我看来,安老师的课

四、教学设计完美,首尾呼应

本节课教学设计比较完美,能够做到首尾呼应。课堂起始环节提出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课堂结尾时再对这些行为进行评价与总结,使学生对课程能够有完美的把握。

另外,在我看来,安老师的课堂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调动学生方面还可以再加强锻炼,教材知识深浅的把握方面还有待提高,但这些缺点都不会淹没了本堂课的优点。总之,《法不可违》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篇5:《24时计时法》评课稿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学生有所得的课;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课;也应该是学生快乐学习的课。纵贯整个教学过程,无不体现了这样的课程理念。

一、能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认识24时记时法,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教者实施导入部分时,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新闻联播》音乐及时间出发,让他们说出时间(12时记时法),然后再看右上角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法(24时记时法),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记时法,从而引入新课内容。再如:新授中讲授时间表示法的转化时,也是通过学生进行对比及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转化方法的,教者没有更多的解释。在重点教学时,充分设问,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共同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提升。在0点与24点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时间线的作用,突破了难点,学生一看很明了。

二、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教者在新授过程中,没有更多的讲解,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是让学生提问题,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如:今天的研究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对比两种记时法)提出了:

(1)看到什么记时法?

(2)看有什么不同?

(3)你喜欢哪一种?

问题源于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生间的思维进行了碰撞,这样掌握的知识才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意识。最后,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得出了两种记时法的名称,不同点及喜欢的记时法。至于哪种记时法好,众说纷纭,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也很民主,生生、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民主,最终老师进行了总结,各有千秋。其实,在这里可说明一下,口语中经常用12时记时法,书面语中经常用24时记时法。当下一节课进行有关时间计算时,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什么记时法好了。在新授小结中,也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学生的提问很真实,很有价值。

三、能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进行有效、生动的现代教学

本节课教者没有大量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两处:一是导入部分,播放了《新闻联播》视频;二是结束部分,播放了钟面上分针与时针行走24小时的过程,并及时对应显示24小时记时法,并且配了月亮及太阳的图示,显得很生动,很有效。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形象,很直观,很有效。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板书很合理,一看就知道,两种不同的记时法,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教态很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能联系自己的实际(乘飞机起飞及到站时间),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师的语言也很有启发性,语调适中。

几点建议:

1、本节课注重了三维目标的前两个,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但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一点数学文化的教育,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的教育。

2、时间的记时法。学生很不容易懂,可进行时间练习,本节课练习的容量及密度不大。

篇6:24时记时法评课稿

“二十四小时制”是一个十分生活化的题材。本课教学重点放在与“十二小时制”的比较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换算便达到了教学目的。

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陶老师在这节充分依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了演示24小时整个完整的过程,老师一边用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时刻,特别是有意强调了晚上,凌晨,中午,下午等重点词语,而且课件从颜色到画面都很好的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了24时的`变化。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从零时到某时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学生在以后的表述过程中有法可依。

随后出示的两圈数字的钟面,学生每个时刻的两种表述。老师不仅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的清楚简洁,而且能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24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拓展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

篇7: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的例题12。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小强的生日哪天,他邀请了17位好朋友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他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他下班开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小强很担心爸爸不能准时赶到。

你能帮小强算一算吗?

2、出示题目:

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他下班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

时行驶50千米。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

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

3、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

赶到吗?

(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4、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四舍五入法)

5、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但是,买来的香油太大瓶,不方便煮食,想把香油装入小玻璃瓶里。但是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个玻璃瓶装?”

你能帮助她解决吗?

(2)出示题目:小强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

2.5÷0.4=6.25(个)

答:需要准备6.25个瓶。

(3)提问:①瓶子应该是一个一个的,能用小数表示吗?

②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③有什么方法可以保留整数?

(4)提问: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多少个瓶子?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然后汇报。(6.25≈6要用6个瓶子。)

(5)提问:根据实际情况,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装

入瓶子吗?

同桌讨论:随机点拔汇报。

(因为6个瓶子只 …… 此处隐藏:377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锦集10篇)(去尾法与进一法的区别)(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2878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