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大全 >

《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锦集10篇)(去尾法与进一法的区别)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篇1:《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 《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 有幸听了几节市教坛新星评选课,老师亲切的教态,流畅的教学环节,精练简洁的课堂提问...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我有很多收获! 其中有位老师上了五年级的<去尾法和进一法>,课始就让我

篇1:《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

《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

有幸听了几节市教坛新星评选课,老师亲切的教态,流畅的教学环节,精练简洁的课堂提问...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我有很多收获!

其中有位老师上了五年级的<去尾法和进一法>,课始就让我惊叹教师的教学功底太强了,可中途的老师对学生不恰当的评价,却使得这节课黯然失色了.

教学例题:体育老师带300元去买足球,足球45元一个,300元可以买几个足球?学生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可以买6个,一种认为可以买7个,两种意见产生争执,学生们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课至此非常生动,学生都在积极的思考.正当大家基本上都同意只能买6个足球这个观点时,有个小男孩站起来发表了自己仍旧认为可以买7个足球的看法,并阐述了他的'3个理由.第一种理由是:老师自己先垫 15元钱.(老师说:体育老师当时带的钱正好300元,没有多余的钱)接着学生阐述他的另外两种理由.第二种理由是:老板打折.第三种理由是:老师砍价.对于此,老师做出的回答竟是,老板才不会那么好心,既不会自己打折,也不会允许老师砍价的.老师可能没有想到过学生会有这样的回答,竟给予这样的评价,对于老师的评价,让我觉得诧异!一方面是老师教学机智方面还欠缺,一方面也是老师的思想还存在问题.后半节课,这个机灵的小男孩耷拉着脑袋.事情至此还没有结束,小结阶段,老师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是那个小男孩又举起了小手,他说以后我们去购物,别人让付多少钱,我们就付多少,不要想着打折或砍价的事情了....

他的回答,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

篇2:《去尾法与进一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去尾法与进一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8、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九3~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3÷11(保留一位小数)

0.8÷3(保留两位小数)

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

说说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商的近似值的知识。

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8。

2、足球的单价是多少?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应该怎样列式?(300÷45)

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3、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1)300÷45≈6.67个

(2)300÷45≈7个

在这里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大家同意吗?

4、探讨方法。

大家同意谁的意见?为什么?

这里能不能用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

小结:这题中,要买的足球个数必须是整数,如果买7个足球,不符合事实,因此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能舍去后面的小数部分,最多买6个足球。在取商的近似值时,要考虑实际情况。

这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给你什么启发呢?(板书:舍尾)

5、试一试。

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有多少名同学?船每次最多坐几人?要求几次才能全部过河怎样列式?(126÷15)

试着算一算。

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8次能全部过河吗?8次只能过多少人?还有6人过不了河,怎么办?

小结:在这题中,过河的次数必须是整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哪怕是只多1人,也要再运一次。因此正确的近似值是9,而不是8。

这道题的计算给你什么启发呢?(板书:进一)

6、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

这里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呢?

指出:通常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7、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汇报方法。

是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的?说说你的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完成计算后汇报方法:30000÷2200≈14

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合理吗?

2、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平均身高应该怎样算?试着算一下。

应该怎样取近似值呢?(四舍五入)

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3、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想一想,应该怎样取近似值?说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

4、练习十九第6题。

在小组中完成,交

流各自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吗?

板书设计:

求商的近似值

300÷45≈6.67≈6(个)去尾

126÷15=8.4≈8(次)进一

反思:这一课的活跃性很强,学生对于以前的四舍五入有着根深蒂固的映像,因此,一开始的导入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学生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要不断地除下去!

但是,学生有着以前的学习经验,在三、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类似的题目,知道有些情况是必须再多加一个的,比如坐船的题目,即使多的人不多,也要给分配一条船。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是进一法。

而对于做衣服之类的,学生也能明白不满一件衣服的料子是不能做衣服的!所以要采用去尾法!

因此,在课堂的后半段,更多的是要学生注意在计算方面的问题!

篇3:《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数学教学反思

《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数学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安排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而实际教学后发现,其实不然。我边教边调整,用了三课时,才有比较满意的效果。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我认为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要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深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受体验,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发展。

本节课是求商的近似值的两种变式,是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联系一些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比较偏重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我以学生讨论为主解决。

内容以“生活中的近似数”展开。课前我精心做了个课件,因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实用。一对谈话引入正题后,我抛出一题:天剑服饰公司进了270米布,每套西服用布4米,这批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西服?学生开始算了:270÷4=67.5(套)有取近似数67.68的。这时,我一本正经的说:“67.5,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68,所以做68套,数字还真吉利啊!”底下开始唧唧喳喳了,好多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开始摆出老师掌握了“真理”的架势,招兵买马般拉拢和我意见一样的。可惜啊,只有几个想忠于我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啊!”我怂恿着,结果还没看到墙头草。“那你们说服我啊!”我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彭老师,你不可能只穿一件衣服或一条裤子吧?那可不是一套啊?!”还有人说:“彭老师,你不可能穿一半西服,穿一半休闲装吧?”顿时哄堂大笑。恩,有点道理啊,但67.5按四舍五入是68吧啊,我想让学生更透彻的明理,又问了一遍。“那实际问题要实际解决啊!”“对了,求生活中的近似数要实际问题要实际解决”。紧接着我又练习了一个基础习题。关于用皮革做包的,精确的结果是76.74,同学们立刻得出是76个。有聪明人说,只要算到整数部分就可以了。“会偷懒的聪明人 …… 此处隐藏:38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去尾法和进一法》评课稿(锦集10篇)(去尾法与进一法的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2878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