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优秀10篇)(2)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2)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2、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2)懂得宽容、谦让,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 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 这里有同台辩论、相互交流、问题探讨、拓展训练等,可以满足学生在良 好的氛围中自由发展的要求 。
按照新课标要求,以“问议导练”课堂模式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激趣导入、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课外延伸等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历史故事、卡通 动画、课堂活动、简洁板书等形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 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出示地图。
战国时候,中原 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 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 一直野心勃勃,想吞并其他六国,统一天下。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 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
这是什么故事呢?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居然能够阻止一场战争?
(二)出示动画,了解故事。
1、指出动画中的两种动物和人物。
(1)看动画,回答。
(嘴巴又尖又长是什么?) 板书:鹬
(有坚硬的外壳儿是什么?)板书:蚌
(还有个人物?——渔夫)。板书:渔夫。
(2)这就是《鹬蚌相争,渔夫得利》的故事
板书:鹬蚌相争
(三)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分析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问题导航:( 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它们是怎样争斗的? 结果怎样了?)
3、明确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音频比较朗读,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习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 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三、品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1. 设疑: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
2、 是鹬鸟的错?是河蚌的错?
3、学生自由分组,展开辩论
正方:是鹜的错,因为它想吃蚌的肉…。.
反方:是蚌的错,它不应该夹住鹬的嘴…。.
教师:两者都有错(无论学生先说是谁的错,均可回到两者 同时有错的回答中)
教师:是这样吗?让我们来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
(二):自学课文。
小组讨论:
(1)理解“心旷神怡、暗自得意、反唇相讥、互不 相让、怒目相视、轻易而举”等词语的意思。
(2)鹬蚌为什么争斗?怎样争斗的?结果怎样?
(3)导致鹬蚌被捉结果是谁的错?谁胜利了?谁 受益了?
(4)讨论本课蕴含的道理。
(三)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 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重温寓意。(出示)
故事哲理 互相争斗、 互相争斗、互不相 让,只会两败俱 让第三者得利。
伤,让第三者得利。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1.回顾课文,体会寓意。(出示板书)
鹬→ 相争 ← 蚌
渔夫
(得利)
2.根据提示,复述故事。(出示提示)
阳光明媚→心旷神怡→ 口水直流 →无计可施→饥肠辘辘→暗自得意→反唇相讥→怒目相视→轻而易举
五、课文延伸
阅读原文
重点理 解:
(1)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六、拓展练习。
续写:鹬鸟和河蚌躺在渔夫的鱼筐里……
续写:
鹬鸟和河蚌躺在渔 夫的鱼筐里……
七、创新提高
1、 观看《螳螂捕蝉》动画,谈谈你的理解。
2、 结合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该怎样和同学们、邻居相处 ? 出示图片,简介“和谐社会”,号召学生积极参与。
八、板书设计
板书
鹬→相争←蚌
渔夫
(得利)
篇六: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和相关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通过观察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推想“涟漪”、“心旷神怡”、“无计可施”、“懊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通过观察字形特点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想“涟漪”、“心旷神怡”等词语意思。
2、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讲《战国策·燕策二》的故事,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借助图片认识鹬和蚌,了解蚌的两种读音。
3、指导书写“鹬”和“蚌”。齐读课题。
二、运用推想,理解词语
(一)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抽生读课文片段,推想词语的意思。
1、重点指导学生推想“涟漪”的意思,学习推想的方法。
(1)看字形,初步推想“涟漪”和水有关。
(2)联系上下文,推想“涟漪”在这段话中是形容河面上泛起的细小波纹。
(3)带着理解读课文片段。
2、运用学习的推想方法尝试推想“心旷神怡”、“无计可施”、“懊悔”等词语的意思。
3、带着理解读课文相关片段。
(三)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为概括课文内容打基础。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推想词语意思。
三、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1、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全班交流。
概括关键词并板书。
2、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关键词,完整简练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课前的故事,初步感知文章的寓意。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教师结合板书做总结,并提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2、推荐阅读寓言故事。
篇七: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3.诵读古文,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2.整体感知内容。
教学难点:
1.读准字音:曝、雨、夹、即。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
相关推荐:
- [经典范文大全]薪酬管理工作总结(优秀6篇)
- [经典范文大全]小学演讲稿【精选10篇】
- [经典范文大全]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践报告1500
- [经典范文大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优秀7篇)
- [经典范文大全]海选比赛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初中英语比赛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新来的老师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初中美术老师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参加模特比赛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老师向幼儿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老师自我介绍经典范例
- [经典范文大全]高中政治老师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科任老师的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计算机老师的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销售房产面试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初中自我介绍400字
- [经典范文大全]新音乐教师的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应聘英语口语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大学英语自我介绍范本
- [经典范文大全]新老师向领导自我介绍
- 木材收购合同(共15篇)(木材收购需要
- 最标准的二手车买卖合同(精选6篇)(最
- 关于聘用教师的协议(整理15篇)(教师
- 产品销售协议范本(精选17篇)(产品合
- 描写桥的词语(精选6篇)(描写桥的词语
- 合同物流(精选11篇)(合同物流企业)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验题(锦集5
- 新年祝老师什么新春祝福语(精选16篇)
- 英语座右铭(锦集5篇)(经典英文座右铭
-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汇报(集锦17篇)(流
- 美食遇见诗词(共8篇)(美食遇见诗词)
- 河北省技术市场条例(推荐7篇)(河北省
- 形容一个人的伤感句子(精选4篇)(形容
- 婚假请假条模板(共12篇)(婚假请假条
-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内的代表主张(通
- 五一劳动节美容院活动方案(精选18篇)
- 发挥个人简历的价值(精选11篇)(个人
- 形容娘俩感情好的句子(共4篇)(形容娘
- 初二学生上课睡觉检讨书(精选15篇)(
- 简短新婚祝词送朋友(锦集5篇)(简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