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考试作文 >

学会生活作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1
导读: 野花,看归来的燕子,嗅泥土的气息。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每次走进大自然,笔者从不事前布置作文题目,也不提什么要求,不给学生背上思想包袱,而是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

野花,看归来的燕子,嗅泥土的气息。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每次走进大自然,笔者从不事前布置作文题目,也不提什么要求,不给学生背上思想包袱,而是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她的触摸,倾听她的软语,尽情尽兴,满意而归。经过的学生充分的体验,教师再稍加引导点拨,便会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因此,此时写的文章自然“文如清泉石上流”。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强化情感体验,写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激发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实现作文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

篇二:生活处处有作文

生活处处有作文

作者:吴燕霞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

整体到部分。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最熟悉的荔枝时,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这样写作时就更有条理,感染力更强了。

春日,我曾带班上的孩子们出去郊游,朝阳、薄雾、绿油油的稻苗??很美。可是孩子们对自然美景熟视无睹,只顾聊天、玩手机??于是惊叹:孩子们把大自然抛弃了??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和风细雨、雪花纷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她那令人心醉的美。可是,忽视这些美,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常年被老师、父母圈禁在教室里、题海里,还有看似“精彩”的卡

通动画前,他们被俘虏了,对自然渐渐失去了兴趣。然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他们的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了。因此,我们要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投身到广阔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去欣赏红花绿草,去领略湖光山色,去聆听流水潺潺??春天到了,我们可以开展“灿烂春天”的摄影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相机拍下自己心中最美的春天;端午节到了,我们可以开展“端午知识知多少”活动,孩子们通过阅读、查找、寻访,搜集到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既锻炼了自己又丰富了知识;为了感知童年的幸福,我们可以开展“我与凡卡比童年”的活动,通过对比,既了解了凡卡辛酸的童年生活,又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之心,再从生活体验中,激发习作兴趣,把所看所感所听都记下来??

三、思考生活,珍惜生活

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的见解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而我们不仅仅是欣赏者,更是参与者。《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解,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学习课文后,应该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仔细观察,应积极动员我们的孩子去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去感知去体验。但是我们的孩子留心观察生活后,却往往难以写出很精彩的文章。那不是因为观察得不仔细,而是在于对生活缺少了思考,缺少了感悟,因而他们的作文往往空洞、流于形式,也就成了“流水账”。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孩子们凭借自己的理解,再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感受思考,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让生活在脑中得以升华。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孩子,他往往能够从小草的执着中感受到坚强,能够从日出日落中感受到时间的飞逝,能够从老师眼里的目光中读懂关爱与鼓励,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明白国家要富强,个人要争气的道理??因此,我们除了教会孩子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之外,还要教会他们懂得思考生活,珍惜生活中的每点每滴。只有如此,才能写出既有灵气,又有个性的佳作来。 生活处处有作文。我相信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找作文,同时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足够的表达自由和空间,宽容他们张扬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他们怕写、苦写作文的局面,作文再也不会成为负担了。让学生的习作走进现实生活吧,让他们抒发内心真正的情感,满足自身的表达欲望吧,从而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创作欲望。

篇三:生活处处有作文

生活处处有作文

青岛宁夏路小学张仕杰 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养成积极审视生活的习惯,拥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养成认真修改文章的习惯,形成富有个性的表达,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生活化习作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

“写什么”永远比“怎样写”更重要,解决“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作文教学重在开源,凡是生活需要文字之处,皆是写作的训练之处。日记随笔,设计活动,生活体验,读写结合,为生活服务之处的文字写作,都是作文的源泉。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日记作文,在记

录生活中写

作文是“厚积薄发”,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生活化佳作的诞生,高手的打造,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生活的观察,素材的积累,感悟的积淀,练笔的磨砺。写作素养的训练需要好载体,日记随笔就是观察积累的好方式,“引诱”同学产生日记的兴趣,养成记录的习惯,日积月累,一支流畅表达的笔就可以炼成,“下笔千言,倚马可就”的本领就可以造就。让学生爱上日记,已经成为课题组学生的写作必修课。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备、误解时的难过与愤慨??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

二、生活作文,在读写结合中写

作文过程是学生尝试使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他们对生活素材的描摹。如果习作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他们在创作时必然无话可写。四年级下学期有一篇习作内容涉及“非典”,而学生们都是“非典”时期后出生的,对“非典”十分陌生。我在作文教学时,便

舍弃了这一内容,换成了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雾霾”主题。因为“雾霾”与学生的生活,甚至能否进行户外的课间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话题。而前段时间柴静所创作的《穹顶之下》的热传,更让这一话题有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生活素材。在这样的素材支持下,学生的讨论与观点也都有血有肉,有理有据,写起来也就格外顺理成章了。

三、课文改续,写作素材的“酵母”

课文里更有叙事真经,有写人秘笈。深掘课文,平常话题会翻出无限新意;细嚼课文,课文诸种兵法可变幻为考场千般技艺。比如故事性作品,就是绝好的“读写结合”训练素材,可以开掘多方向的“读写结合”训练活动。如学完课文《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续写小云雀的心愿实现了没有?是怎么实现的?学生因为对课文已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生活想象,文学创作的张力。培养叙事能力之初,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特别是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在感受体验基础上进行写作,学生容易做到有话可说。更 …… 此处隐藏:310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学会生活作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744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同学变了作文
下一篇:零食的危害作文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