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作文
篇一: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
作者:王文臣
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6期
摘 要: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措施。让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应从修改意义、修改兴趣、修改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小学生 作文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老师先布置学生写作文,写好后,再由教师包揽,逐一批改。老师耗费许多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作文教学应在“改”字上做文章,从小培养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一、明确作文修改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中强调“自主修改作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一切都表明修改作文的重要。唐代大诗人贾岛关于“推”与“敲”的斟酌早已成为千古佳话。这说明了一篇好文章写成后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趋于完美。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能逐渐领悟文章作法,体验成功愉悦。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及作文教学的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因此,培养兴趣,是促使学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先决条件。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发自改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班级的优秀作文栏中,张贴的优秀作文一律是留有学生修改过几遍的痕迹的习作。让学生心中有底,有自己修改作文的冲动;指导学生把多次修改后比较好的作文在校园网上发布供别人欣赏,鼓励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一旦录用,则学生的信心倍增,调动了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篇二: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评改作文
谭文中
作文教学,这是语文老师一件浩瀚而繁重的工作。语文老师评改作文往往有两个弊端:一是“越俎代庖”,对学生的作文评改得很细致,但学生不一定看懂领情;二是“放任自流”,不加评改,只给个分数,学生不知所以。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打着“多读多写,功到自然成”的旗号,加大作文量,“每日一篇”,只写不改,学生写得“昏天暗地”,然而收效甚微。这些都是造成中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来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我以为作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写,还要求学生学会评改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多动手评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在评改中,学会分析和思考,懂得作文之道。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说,评改作文,其实是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反映客观现实,追求美的形象的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而且不断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让学生评改作文,首先要在思想上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
一般学生认为,“我写作文,老师改”。因此,大都没有评改作文的主动性。老师就要告诉学生评改作文的重要意义,说明文章不是一次能写好的,必须反复修改、推敲才能写好。教师可有机结合讲读课或写作课,引用名人名篇修改文章的例子来激发学生评改自己作文的积极性。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化过程,反复的评改作文正反映了这一逐渐深化的规律。诗人臧克家的《难民》一诗,开头两句是:“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第二句“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不能表现归鸦的翅膀在黄昏中变化的意境,诗人经过揣摩后写成“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得翅膀”。这一改,虽然有一点黄昏的朦胧感,但还缺少诗味,诗人又再推敲,最后改定为“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这样,一个“溶”字,黄昏的意境全出了:展现了黄昏的乌黑色慢慢的溶入与归鸦的翅膀的慢慢被夜色融化的境界。诗人在反复的修改中,找准了最为贴切的词语去表现事物的情状,这就是认识的深化。诗人尚且如此,何况中小学生。通过这些富有说服力范例,让学生看到名家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从而以名人名篇为榜样,认真“评改”自己的作文。
其次,解剖麻雀引路,指点学生掌握具体的评改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进行集体评改,通过解剖麻雀,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一把钥匙。每一次解剖必须围绕单元教学的目的要求,确定评改的具体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开启思路。同时做到目标宜小、集中,切忌四面出击泛泛而谈。 最后,还要注意作文评改后的跟踪研究,指导学生写“评改后记”。
巩固学生评改作文的成果,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写“作文评改后记”。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对老师评改的作文或自己修改的作文,进行自我鉴赏揣摩,将原文与改文进行对比,写成作文“评改后记”。如有某校一位学生,对其作文的原句“沿山顶大路向西去”被老师改为“沿山脊小路向西去”,经过反复思考揣摩后,写了《读作文修改》小作文,她说:“??看似平常,其实此中大有文章。从事实看,蛇山,曲折连绵之小山,无所谓‘顶’,更无‘大路’,是为了与山间磕磕绊绊的小路区别,如此一来改变了事实。但‘山脊’则不同,脊者‘中间高起的部分’,再如小路,就切合事实,并且不混同于其他的山间小道。再者,从文字上说,‘山脊’也比‘山顶’文气得多。”显然,通过“评改后记”,这位学生懂得了老师修改的妙处,由于是学生经过深深思考后的体会,往往会让他终身难忘。常写“评改后记”,就能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并进一步从“知”转化为技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篇三:看看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更
看看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更“丰满”
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1、最好把最为抓人的场面放到叙事文的开头来写; 2、用几个字来归纳事物的特点,然后分别说明的描述,这是高超的写作手法; 3、文章中加入谜语和诗歌等材料,能表现出你的文化素养,也能使说明的对象更为亲切; 4、用省略号结尾,既含蓄又节约,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结尾方法; 5、用人物对话结尾,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 6、用一句精辟的语句作结尾,也是一种含蓄有力的结尾方法; 7、倒叙法的结尾应该与开头相呼应; 8、引用诗词或者歌词结尾,是一种余味悠长的收尾方法; 9、开头段不能太长,控制在30到50个字内最佳; 10、写记叙文时,如果无法开头,可以从“时间+时令+景色”开始。
二作文的语言
11、把一个长句子分成两句或三句来说,能避免病句的出现; 12、倒装句能起到突出某个词语的作用;13、在文章中适当地引用古诗名句,能够使文章文采大增; 14、写人时,如果不会写,那么 …… 此处隐藏:312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考试作文]图书跳蚤市场作文(精选5篇)
- [考试作文]我真惭愧作文
- [考试作文]关于节约水资源的作文
- [考试作文]关于趣味运动会的作文(精选8篇)
- [考试作文]考拉的英语作文5篇
- [考试作文]我们一家人作文
- [考试作文]憧憬未来作文
- [考试作文]自己动手作文
- [考试作文]自立自强的作文400字
- [考试作文]热爱生命的作文600字(精选8篇)
- [考试作文]第一次游泳作文400字
- [考试作文]以温暖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 [考试作文]300字爱眼作文4篇
- [考试作文]我的好习惯作文
- [考试作文]狼和小羊的作文
- [考试作文]邻里之间作文400字
- [考试作文]青少年普法教育作文4篇
- [考试作文]我眼中的色彩500字作文
- [考试作文]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 [考试作文]以沙子与珍珠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