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2017初二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6
导读: 5、单位: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举例: 2) 举例: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 举例:9.2、液体压

5、单位: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举例:

2) 举例: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 举例: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和, 液体内部;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大气压就减小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

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

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

2.1)轮船是采用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

4)密度计是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篇三: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a?0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不是二次根式;

(2)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23.重要公式:(1)(a)2?a(a?0),(2)a2?a????a(a?0) ;注意使用a?(a)(a?0).

?

a(a?0)

(3)积的算术平方根:ab?a?b(a?0,b?0),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a?b?ab(a?0,b?0).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b?

a

(a?0,b?0); b

aa?(a?0,b?0),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bb

(2)a?b?a?b(a?0,b?0);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与a,a?b与a?b, m?nb与ma?nb,它们也叫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0.二次根式化简题的几种类型:(1)明显条件题;(2)隐含条件题;(3)讨论条件题. 1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A=30

可表示如下:∠C=90 ?BC=AB

1

2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D为AB的中点?CD=AB=BD …… 此处隐藏:268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7初二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0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