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605开始,历时六年(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

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③蔬菜品种增加;“茶神”陆羽著《茶经》,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又名千佛洞,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 …… 此处隐藏:31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79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