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笔记简单2025(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
孙权劝学是选择资治通鉴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初一下册语文学习的第四课时,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了关于孙权劝学笔记内容简单,供大家参考。
一、原文:
初,权谓吕蒙(méng)(2)曰:“卿(qīng)(3)今当涂(4)掌事,不可不学!”蒙(5)辞以军中多务(6)。权曰:“孤(7)岂欲卿治经(8)为(wéi)博士(9)邪(yé)(10)!但(11)当涉(shè)猎(12),见往事(13)耳。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14)鲁肃过(15)寻阳(16),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17)才略(18),非复(19)吴下(20)阿蒙(2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22)刮目相待(23),大兄(24)何见事(25)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注释:
(1)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3)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9)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11)但:只,只是。
(12)涉猎:粗略地阅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4)及:到,等到。
(15)过:经过。
(16)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17)今者:如今,现在。
(18)才略:才干和谋略。
(19)非复:不再是。
(20)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21)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
(22)更:重新。
(23)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24)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5)见事:知晓事情。
三、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执掌大权,管理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呀?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大有教益。”吕蒙这才开始从师学习。(后来)等到鲁肃来寻阳,跟吕蒙交谈讨论,(鲁肃)大吃一惊说:“(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该重新刮目相待。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随后告别。
四、中心: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六、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 …… 此处隐藏:17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知识积累]高中常见熟语的分类(高中常用熟语)
- [知识积累]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
- [知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
- [知识积累]歌舞(歌舞伎町一番街)
- [知识积累]备考基础知识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在高考
- [知识积累]语文差错“嬛”字被误读(语文差错纠纠
- [知识积累]古代月份名称(古代月份古称)
- [知识积累]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 [知识积累]词的学法(词法概述)
- [知识积累]“不能自已”不要错成“不能自己”(不
- [知识积累]高中语文知识短句改长句技巧(高中语文
- [知识积累]中国姓氏的的形成(中国姓氏的形成)
- [知识积累]唐代文学(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 ),它
- [知识积累]高三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高三文言文阅
- [知识积累]怎样读准多音字(多音字怎么掌握)
- [知识积累]两汉文学(一句话概括先秦两汉文学)
- [知识积累]漫话《红楼梦》几个人物的年龄(漫谈红
- [知识积累]识记文学常识技巧(文学常识记忆大全(含
- [知识积累]诗人王维简介(诗人王维简介及生平事迹)
- [知识积累]“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与“名正言顺
- 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知识点总结2025
-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2025
- 蚊子和狮子知识点整理最新 蚊子和狮子
- 史记经典名言名句总结最新 史记经典名
-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最新 小学
-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名言警句50篇2025(高
-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梳理2025 济南的冬天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 2025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知识点梳
- 小学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知识点梳理2025(
-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必考知识点梳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
-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练习最新(荆
- 丝绸之路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2025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知识点梳理2025
-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语文阿房宫赋文言知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梳
-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大全最新(高中语文名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知识点总结2025(
- 2025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