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句的方法与练习(扩句的方法与技巧口诀)
一、知识点
什么是扩句?
如果把一个句子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缩句就是给“句子”这棵大树修枝剪叶;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从阅读学角度讲,缩句,就是把握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从写作学的视角看,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添加一些适当的修饰和限制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如:
原句:红旗飘扬。
扩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迎风飘扬。
可以看出,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但是不具体、不明确,从这个句子中看不出什么样的红旗、在哪里、怎么样地飘扬。后一个句子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上了“鲜艳的”“五星”“在天安门广场上”“迎风”等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
2.扩写时要注意
(1)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份、基本意思、语气和语调。比如“北京是首都”可以扩成“美丽可爱的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不可以扩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美丽可爱的北京”。
(2)扩充的词语要跟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如把“雨点落下来”扩成“大片大片的雨点落下来了’是不行的。其中”大片大片”不能和“雨点”搭配。
(3)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如“李时珍是药物学家”可以扩成“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药物学家”当如果扩成“李时珍是古代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就不妥了。
怎样扩句
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 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 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按 "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
强调:
同学们写文章很喜欢使用形容词,可不是用词不确切,就是乱加修饰词造成句子罗唆。比如把“阳光照射着草原”扩成“(温柔的)阳光照射着(一碧千里广阔的)草原”。
在这一句中存在两种毛病:
一是用词不确切。‘温柔’多用来形容女性温和柔顺,修饰阳光不如换成‘温暖’确切。
二是为了拉长句子乱加修饰词造成重复累赘。‘一碧千里’与‘广阔’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扩写句子有三种具体的方法:
(1)影像扩句法。
影像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中叙述的人或事物,在大脑里想象他们(它们)的形象,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你要爱护它”可扩成“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
(2)描述扩句法
描述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要说的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叙述。
例如:“水珠飞腾着”可扩成“(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
(3)说明扩句法
说明扩句法,就是对句子中所说的人或事物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性的叙述,使句子的意思更详细、明确。
例如:“李明珍是药物学家”可扩成“李时珍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另外,要把句子扩充好还应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比如:‘我们热爱徐州’如果扩成‘我们(十分)热爱徐州(的云龙山)’。这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也就不叫扩句,而叫改句了。
1、天下着雨。
2、去散了。
3、我去动物园。
4、心情激动。
5、比赛正在进行。
6、我想念叔叔。
7、太阳发出亮光。
8、体育馆有运动员。
9、红旗飘扬。
10、同学们听课。
相关推荐:
- [知识积累]高中常见熟语的分类(高中常用熟语)
- [知识积累]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
- [知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
- [知识积累]歌舞(歌舞伎町一番街)
- [知识积累]备考基础知识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在高考
- [知识积累]语文差错“嬛”字被误读(语文差错纠纠
- [知识积累]古代月份名称(古代月份古称)
- [知识积累]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 [知识积累]词的学法(词法概述)
- [知识积累]“不能自已”不要错成“不能自己”(不
- [知识积累]高中语文知识短句改长句技巧(高中语文
- [知识积累]中国姓氏的的形成(中国姓氏的形成)
- [知识积累]唐代文学(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 ),它
- [知识积累]高三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高三文言文阅
- [知识积累]怎样读准多音字(多音字怎么掌握)
- [知识积累]两汉文学(一句话概括先秦两汉文学)
- [知识积累]漫话《红楼梦》几个人物的年龄(漫谈红
- [知识积累]识记文学常识技巧(文学常识记忆大全(含
- [知识积累]诗人王维简介(诗人王维简介及生平事迹)
- [知识积累]“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与“名正言顺
- 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知识点总结2025
-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2025
- 蚊子和狮子知识点整理最新 蚊子和狮子
- 史记经典名言名句总结最新 史记经典名
-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最新 小学
-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名言警句50篇2025(高
-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梳理2025 济南的冬天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 2025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知识点梳
- 小学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知识点梳理2025(
-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必考知识点梳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
-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练习最新(荆
- 丝绸之路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2025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知识点梳理2025
-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语文阿房宫赋文言知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梳
-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大全最新(高中语文名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知识点总结2025(
- 2025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