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点拨标点符号的作用)
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带有综合性和技巧性。
这就要做到:一、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二、能够辨别句子语气,分析语言结构,正确理解语义。例如:这本书我可没看,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句中的“你看过没有”是“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不带有疑问语气,应将问号改为句号。
下面举例说明标点符号中的一些重要且易误用之处。
一、句号
一句话的意思结束了,要用句号。
例如: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经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二、问号
l.带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语的句子,不一定用问号;用不用要看整个句子有没有疑问语气。
例如:许多人都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
例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三、逗号
1.在主谓倒装句中,倒装的成分之间用逗号,表示语气的标点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了,你?
伟大啊,中国!
2.并列的分句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这次河流改道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四、顿号
1.并列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如果并列词语中有层次之分,那么,表示大的范围的并列词语之后要用逗号。
例如: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旅游资源。
2.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孩子们在唱歌,跳舞。
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3.邻近的两个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如果是并列的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如:他今年大概有十七八岁。
第二、三单元是这次考查的重点。
4.有些并列词语读起来不需要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中小学生。
5.连词“和”“及”“与”“或”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例如: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后不能用顿号。
例如: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啊,木耳啊,蘑菇啊,满满地装了一篮。
五、分号
1.并列复句中的分句内部用了逗号,那么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否则,用逗号。
例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对于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2.并列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复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六、冒号
1.表示提示下文,提示的范围必须清楚,否则会造成误解。
例如:我们并不讳言:前两年,我们的确有过相当困难的时期,但是这种情况改变得很快。(这是冒号使用有误的例句。冒号只提示到“时期”,所以为了避免误解,应改为逗号。)
2.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3.以下情况不能用冒号。
(1)虽然出现了“想”“说”“认为”等词语,但没有提示或者较大的停顿。
例如:他进门喊了声:“起火了”,就跑了出去。(应删掉此句中的冒号。)
(2)“××说”在引用语中间。
例如:“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接着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有道理。”(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3)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例如:老王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将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4)“即”“就是”“如”等词语的前面。
例如: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如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等。(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七、括号
1.句内括号要紧挨着被解释的成分后面,被解释成分后面的点号要放在括号后面,并且括号里面最末处不要加句号,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要加上。
例如:最先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扭》(唐小扭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张石川导演。
2.句外括号则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的后面,并且括号里面最末处应该加句号。
例如: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候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八、引号
1.凡是引用语独立用,那么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凡是把引用语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引用语后面如果没有停顿,则不加点号;如果引用语末了的点号原文是问号或叹号,则要保留;如果有停顿,则把点号放在引号外面。
例如: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
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反复吟咏了几遍。
徐悲鸿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九、破折号
l.解说的部分插在一个句子中间,前后都要用破折号。
例如:蝉的幼虫需要寻找适当的地方──矮树、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2.解说的部分如果不是正文,那么不用破折号而用括号。
例如:女儿对妈妈说:“那个人卖相(上海话,‘外貌’的意思)勿好。”
十、省略号
“等”“之类”等词语的前面不能用省略号。
例如:妈妈上街买了鸡、鱼、肉、蔬菜……等年货。(此句中的省略号应该删去或删去“等”字。)
十一、书名号
1.品牌、证件、会议、表格、药品等非文化产品的名称,话题名称等不能用书名号,可以用引号。
例如:对于“雅思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
2.不能把出版物后面的普通名词放在书名号里面。
例如:我爱看《语文世界》杂志、《人民日报》。
【标点符号用法练习】
改正下列句中错用的标点符号。
1.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2.每当想到自己的成长,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3.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4.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5.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奖应当归功于集体的力量,摄影师、美工师、化妆师和演员的全身心投入,都是从未有过的。
相关推荐:
- [知识积累]高中常见熟语的分类(高中常用熟语)
- [知识积累]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
- [知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
- [知识积累]歌舞(歌舞伎町一番街)
- [知识积累]备考基础知识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在高考
- [知识积累]语文差错“嬛”字被误读(语文差错纠纠
- [知识积累]古代月份名称(古代月份古称)
- [知识积累]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 [知识积累]词的学法(词法概述)
- [知识积累]“不能自已”不要错成“不能自己”(不
- [知识积累]高中语文知识短句改长句技巧(高中语文
- [知识积累]中国姓氏的的形成(中国姓氏的形成)
- [知识积累]唐代文学(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 ),它
- [知识积累]高三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高三文言文阅
- [知识积累]怎样读准多音字(多音字怎么掌握)
- [知识积累]两汉文学(一句话概括先秦两汉文学)
- [知识积累]漫话《红楼梦》几个人物的年龄(漫谈红
- [知识积累]识记文学常识技巧(文学常识记忆大全(含
- [知识积累]诗人王维简介(诗人王维简介及生平事迹)
- [知识积累]“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与“名正言顺
- 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知识点总结2025
-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2025
- 蚊子和狮子知识点整理最新 蚊子和狮子
- 史记经典名言名句总结最新 史记经典名
-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最新 小学
-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名言警句50篇2025(高
-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梳理2025 济南的冬天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 2025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知识点梳
- 小学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知识点梳理2025(
-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必考知识点梳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
-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练习最新(荆
- 丝绸之路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2025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知识点梳理2025
-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语文阿房宫赋文言知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梳
-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大全最新(高中语文名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知识点总结2025(
- 2025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