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稿件大全 >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稿:什么是“五四”精神?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稿: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五四运动形成的五四精神,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由向下沉沦、转折为向上奋进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五四精神,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如果没有五四精神,就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稿: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五四运动形成的“五四”精神,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由向下沉沦、转折为向上奋进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五四”精神,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如果没有“五四”精神,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中国。

  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有人片面强调“民主”、“科学”,认为这些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就是“五四”精神。这不能不说是舍本就末,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是对五四运动性质的曲解。

  重温历史,让后人真正明白什么是“五四”精神?进一步了解“五四”精神的具体内涵,这对当今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无疑是不无意义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五四”精神?笔者以为,主要的有以下三条:反帝爱国精神;反封建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精神。

  一、反帝爱国精神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帝国主义压迫、霸凌中国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集中表现。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德奥)集团的失败告终。1919年1月,战胜了的协约国(英法美意日等)集团,在巴黎召开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中国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但北洋政府受美英法的唆使,在1917年8月曾参与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出动14万华工赴欧洲战场支援英法作战,战后除有3000多人留居法国,返国时仅为11万人),因而成了“一战”中的战胜国,也派代表团出席了“和会”。

  在国内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了三个要求:

  一是要求从战败国德国手里收回山东的权利(1998年起被德国强占);二是要求废除对日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三是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七条“希望”要求:废弃“势力范围”;撤除在华军警;裁撤在华邮政及电讯机构;废除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

  结果,这三个要求全被否决。“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理由”是:1918年中国政府曾对日本取代德国攫取山东权益表示过“欣然同意”);“二十一条”问题不予讨论;不接受七条“希望”要求。一句话,“战胜国”的中国,受到的却是不折不扣的“战败国”待遇。

  5月3日,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晚北大校园群情激昂,该校与其他10余所学校学生代表,在法科礼堂集会,一致决定:联合各界力争;通电巴黎专使,拒绝和约签字;举行反帝抗议示威游行。

  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打出横幅、标语,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巴黎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抵制日货!”要求惩办三名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时为交通总长)、陆宗舆(订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时任币制局总裁)、章宗祥(继陆宗舆的驻日公使,经手对日大借款,并签署“欣然同意”把山东权益转让给出日本的官员)。游行队伍包围了曹汝霖的住宅,学生们上演“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家楼”一幕。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当天逮捕了32人。

  为营救被捕爱国学生,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发通电、撒传单,进一步开展斗争。天津、保定、上海、南京、湖南、武汉、两广、福建、山西、陕西、浙江、西、四川、东三省学生,纷纷响应。7日,北洋政府一度释放被捕学生。然而,在英、法、美、日驻华使馆的压力下,6月3日起,军阀政府又强化了对学生的镇压。仅两天内就逮了1000多人!

  压迫愈甚,反抗愈烈。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终于越出了青年学生运动的范围。6月5日起,上海工人阶级参加战斗,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最早起来罢工的是日商内外棉三、四、五厂,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工人,随后上海各行各业工人相继响应。最终实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

  继上海工人阶级投入斗争,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也相继罢工。济南、南京、长沙、九江、汉口、杭州、芜湖、无锡等城市的工人,也都以罢工或示威游行的方式参与斗争。反帝爱国运动迅速扩及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在巴黎的华工和留学生也行动起来,围困代表团住处,强烈要求拒绝和约签字。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终于向帝国主义喊出了如下的呼声:

  “山东不保留,和约不签字!”

  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敢于对帝国主义说“不!”。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反帝爱国精神。

  二、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什么是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就是权力的世袭与变相世袭,就是权力的专制、阶级的固化,它是历史发展的阻力。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长期来缺乏应有的民主机制——封建主义严刑峻法的高压统治,必然形成“百姓怕官”、不敢反抗的积习、陋习。一般说来,只要不是到了“活不下去”——“逼上梁山”的地步,百姓就不愿反抗。由于平时缺乏“民主”渠道宣泄民怨,结果造成不反则已,反则就是改朝换代式的社会大动荡,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大破坏、历史的大倒退。改朝换代后,封建专制主义的制度不变,一切依旧,历史陷入再一次的轮回。如此往复不断,形成中国特有的历史周期律。

  到了近代,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征服了封建统治阶级,但征服不了中国人民。结果,变成了“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政治局面(诸如三元里抗英斗争与义和团运动)。封建主义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代理人(成了地地道道的“汉奸”、“卖国贼”)。就此,帝国主义通过控制封建官僚阶级对中国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与奴役。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冲击了封建主义,但并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五四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期间历经了1915年起的民主主义性质的“新文化”运动,后又受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其时,“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已成了思想界的一股潮流;马克思主义的“劳工神圣”思想方兴未艾。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五四运动时期各界人们(从学生到工人,从知识分子到普通市民)摆脱了“百姓怕官”的陋习,敢于起来投入反抗北洋政府的斗争。 …… 此处隐藏:74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稿:什么是“五四”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42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