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练习题(3)
解析13:答案D。题目详解:本文的切入点主要是“既能……又能……”这一句,“统一标准,全省通用”体现它具有不同条件都适用的共性,“因岗而异”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个性,文段的主要意思是在所有指标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故D项正确。A,C项在文中都没有体现出来,B项的“特殊指标”更多地体现了指标本身的特殊性,而不是根据岗位体现的差异性,不如D项贴切。
解析14:答案D。
解析15:答案B
解析16:答案A。解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利率会导致储蓄存款减少,而不是增加。
解析17:答案C。题目详解:题干是一组近义词,前面的成语是形容后面的实词的;
解析18:答案D。题目详解:根据题干的断定,人的行为被分成正常的和不可控制的,那么正常的就是可控制的,正常的行为也有可能触犯法律.所以①②都可以从该断定中推出。不可控制的行为能不能触犯法律在本段文字中未涉及.推不出。
解析19:答案B。题目详解:命题(2)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命题(3)丙无法出差是对命题(2)后件的否定,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甲不出差;甲、丙均不出差,由(1)可以推知乙必然出差,否则(1)将不为真。故选B。
解析20:答案C。题目详解:关键词“企业”、“原材料储备”。A当中“张大妈”不属于企业,排除。B中并不是在说某企业进行原材料储备的事情,排除。C当中说的恰好是由于洪水的原因而导致了“原材料运达误期”,而企业已经“建立好了原材料储备”以渡过汛期,完全符合定义的内容,属于答案项。D说的是资金问题,并不是说“原材料储备”,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解析21:答案D。题目详解: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开头强调自然的演化与人类活动有关,接下来用三个分句,从时间顺序上说明了人类对自然从膜拜到利用到破坏的过程,结尾指出人类违背自然必将遭受无情的报复。根据此意可以推断文段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因此,答案为D。
解析22:答案A。如果考生知道这一引言是出自马克思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一个著名论断的话,那么就很容易选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世界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将会导致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而BCD都为迷惑项,应予排除。
解析23:答案C。题目详解: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构成事物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蚕丝可制成丝绸,棉花可制成棉被。第二步:逐一判断其他选项A项珍贵是蚕丝的一种性质属性,采摘是棉花的是一个生产环节;B项蚕丝和村庄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盛开是棉花的一种状态;D项蚕丝是春蚕的产成品,棉花和城市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24: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作者的观点隐含在“但是”转折后的设问句引出的三个并列句“该如何”中。选项A是转折前的事实的陈述,要排除;选项B错在“首要任务”,原文中体现不出来,属于无中生有;选项C是三个“该如何”中的其中一个方面,比较片面,属于概括不全,所以排除;相比较而言,三个“该如何”的内容中都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关注。所以,本题答案为D选项。
解析25:答案D。题目详解: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句是重点,后半句是在解释原因,所以只能选D。
解析26:答案B。题目详解:通过文中第一句话“信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制度问题”,可知“信用问题”和“制度”相关,而“制度”本质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第二空兑现诺言搭配合适,故选B。
解析27:答案题干第一句是相容选言命题,否定一个选言肢,则可肯定另一个选言肢,故A项正确。由“11月没有节日”,否前不能否后,B项推不出。由“商场想要把某一类商品清仓一季节性促销”,肯后不能肯前,故C项推不出。由“某个月份有节目并且仓库中仍有剩余商品一节日促销”,D项否前肯后,推不出。故答案选A。
解析28:答案B。题目详解:本段文字依次介绍了是“居住改变生活”,还是“生活改变居住”?并不是一个伪命题;按照唯物主义是“生活改变居住”;但现实中更多的是“居住改变生活”。由此直接排除D,A和C并不是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解析29:答案C。题目详解:数字推理。可以假设C的价值为a,则A=9a,B=4.5a,D=2a,E=4a。则排序为A>B>E>D>C。
解析30:答案AC。题目详解: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并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故选AC
解析31:答案D。题目详解:可选择代入法,将四选项分别代入题干。若A正确,甲和丙说真话,丁说假话,则甲的真话与丁的真话矛盾,故排除;若B正确,甲和丁说真话,丙说假话,则甲的真话与丙的真话矛盾,故排除;若C正确,乙和丁说真话,甲和丙说假话,丙的真话与丁的真话矛盾,故排除;若D正确,乙和丙说真话,甲和丁说假话,他们的真话与乙、丙的真话不矛盾,故符合条件。故选D。
解析32:答案D[解析]国务院办公厅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解析33:答案B。题目详解:A、C、D项工作时间性质都属于定时工作制。由于新闻事件的突发性,记者的工作时间是难以固定的,所以本题应选B。
解析34:答案D。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D项中王某获得的120票,没有超过300的一半,故不符合法律规定。
解析35:答案B。题目详解:反诉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2是要求与原诉有联系。选项A、D诉讼请求由与原诉无联系;选项C诉讼请求中与原诉有联系,但不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选项B诉讼请求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是被告针对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是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所以该题的答案为B
解析36:答案C。题目详解:题干指出,饥饿、战争和疾病是人口和生活资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两项可直接排除。D选项前半句可以根据“人口增长的趋势永远快于生产的增长”和“人口扩张到生活资料仅能够维持生存的极限时,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推出,但后半句&l …… 此处隐藏:32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经典范文大全]薪酬管理工作总结(优秀6篇)
- [经典范文大全]小学演讲稿【精选10篇】
- [经典范文大全]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践报告1500
- [经典范文大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优秀7篇)
- [经典范文大全]海选比赛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初中英语比赛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新来的老师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初中美术老师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参加模特比赛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老师向幼儿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老师自我介绍经典范例
- [经典范文大全]高中政治老师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科任老师的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计算机老师的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销售房产面试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初中自我介绍400字
- [经典范文大全]新音乐教师的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应聘英语口语自我介绍
- [经典范文大全]大学英语自我介绍范本
- [经典范文大全]新老师向领导自我介绍
- 木材收购合同(共15篇)(木材收购需要
- 最标准的二手车买卖合同(精选6篇)(最
- 关于聘用教师的协议(整理15篇)(教师
- 产品销售协议范本(精选17篇)(产品合
- 描写桥的词语(精选6篇)(描写桥的词语
- 合同物流(精选11篇)(合同物流企业)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验题(锦集5
- 新年祝老师什么新春祝福语(精选16篇)
- 英语座右铭(锦集5篇)(经典英文座右铭
-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汇报(集锦17篇)(流
- 美食遇见诗词(共8篇)(美食遇见诗词)
- 河北省技术市场条例(推荐7篇)(河北省
- 形容一个人的伤感句子(精选4篇)(形容
- 婚假请假条模板(共12篇)(婚假请假条
-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内的代表主张(通
- 五一劳动节美容院活动方案(精选18篇)
- 发挥个人简历的价值(精选11篇)(个人
- 形容娘俩感情好的句子(共4篇)(形容娘
- 初二学生上课睡觉检讨书(精选15篇)(
- 简短新婚祝词送朋友(锦集5篇)(简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