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大全 >

学术论文基本格式及字体要求【优秀7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乡差别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消除这一差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目前,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乡差别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消除这一差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目前,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能够有效拉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1.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特别是城市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受先天条件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截至20xx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增大到3∶1。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仍远大于国际公认数值。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然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资金。例如,旅游目的地的农村居民可以通过销售当地的土特产以及自制的工艺品、为游客提供劳务,以及旅游业本身带动住宿、餐饮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等途径获得农业生产之外的经济收入。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该行业每增加1元的收入,可以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4.3元的收入,这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是农业生产所能企及的。对乡村旅游而言,其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因为乡村可以基于其不同于城市的社区特点,通过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和客源信息的共享,通过旅游业的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当地居民收入的整体性提高。

2.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农村地区可耕地资源有限以及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土地已经不能“承载”农村地区过剩的劳动力。农村居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但是,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能胜任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也难以保障。据相关专家估算,到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将出现2.5亿左右的隐性失业人员,如此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分配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就地、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具体而言,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产业,不仅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最直接的旅游服务,还需要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一需求的满足显然需要构建包括各行各业的完整、复杂的劳务服务系统。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会拉动社会上相关行业的五个间接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不断拓展农村的经营和服务范围,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就地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农村地区。例如,农村由于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造成当地的河流土地污染以及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投资,致使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面临诸多困难。凡此种种,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还有利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游客外出旅游时,经常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以及有意义的纪念品,这不仅会给当地农民带来一项不错的收益,促进当地农民从单一的务农向农工商结合发展,实现当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应有利于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一家独大的局面,丰富农村经济的形式,还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自身良性结构的形成以及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

4.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为农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提供必要的保护,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能够提供城市居民与农村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们获得远离城市尘嚣的幽静。因此,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好自然与农业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和先决条件发展旅游业。所以,乡村旅游赖以成功的理念就是绿色旅游,保留原始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典雅淳朴的农村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生态恶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村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旅游业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在统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运用和系统开发,真正实现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转变农村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考虑环保意识,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生态的旅游产品。显然,要达到上述目标,消费者、经营者以及当地居民均需提高环保意识,改变消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的对策

1.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现象,这显然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不利。因此,应该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入手,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形成涵盖一年四季的产品体系,逐步降低季节因素的影响。此外,针对不同的客源情况及其不同的消费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该秉承多元化的产品开发思路,创造性地开发出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旅游收入。

2.进行旅游营销创新,强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与旅行社和周边的知名景点进行深度合作,是一般景区在市场化环境下进行产品营销的基本手段。面对日趋激烈竞争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经营者需要依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进行营销理念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对经济实力较强的乡村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影视营销,拍摄纪录片、宣传片和电视广告,不断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对于有民族特色文化的乡村,则可以做大做强节庆文化,以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此外,可以利用绿色营销,让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保证获取经济利益且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可以让人和自然共存共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性因素。鉴于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乡村发展,也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到本地讲座,介绍先进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经验,加强培养当地导游。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管理队伍,培训接待礼仪、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游客服务等知识,鼓励农业与旅游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若农业机构或旅游机构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自己的培训课程,定期给员工培训旅游知识。把乡村旅游导游员、休闲农业讲解员以及农家乐接待员等相关职业划分为国家技能职业,并拨出部分资金以示奖励。为乡村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灌输新型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发展自身特色,树立品牌效应,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4.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首先,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升级,定期给农民培训经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化的相关内容。实施农家乐和休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 …… 此处隐藏:38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学术论文基本格式及字体要求【优秀7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313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