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大全 >

行路难(优秀7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5.学生再读这首诗歌,背诵。 三、小结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四、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

5.学生再读这首诗歌,背诵。

三、小结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四、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应题“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 豪迈乐观)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3题。

篇四:行 路 难 篇四

课  题

《行路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古诗文的学习方法。对于这首诗,只要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学习起来并不困难。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的教

学 生 的学

教学反思

激趣导入讲一个和李白有关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唐玄宗时期,李白经朋友引荐到京城长安做了小官,这让李白很是郁闷,要知道他原想是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于是李白便常和朋友饮酒作乐,杜甫曾写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更不幸的是他得罪了当时权重一时的太监高力士,被迫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前,李白写下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心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板书课题) 学生听讲 激发学生情趣,引入新课。初读下面我们听一下配乐朗读,给自己正一下音,全班齐读。学生听读正音,全班齐读。 正音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译读(学习一首诗,我们需要读懂大意后才能更好地朗读,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课下注释和参考书读懂全诗。)因为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所以请大家同桌三人交流一下,看谁说的流畅,准确,不懂的地方请及时询问。同桌交流后提问了一名同学,随后全班齐读。(幻灯片出示)经过初步的理解,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情感的在诗中是有变化的,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行路难》,尝试着读出这种变化。(必要时可再读一遍) 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品读这一次,比刚开始读的效果明显的好,但能够感觉到情感的把握还不够好,原因是大家对李白在诗中具体的情感变化还没有很好的理解,下面请大家以下面句式为依托,品读这首诗。我从-----------------这(几句)句诗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 因为---------------。示例: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 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学生每说完一句,让学生用体会到情感去读相关的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激昂。)借助特定的句式进一步理解全诗。自学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有了句式,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依托,效果好。自读有了刚才大家理解,请把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学生自由试读,随后个别配乐朗读,再齐读。可分组、男女生等多种形式的读。根据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积极试读,大胆展示。能进入角色者读的效果才精彩。

拓展提高   在你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遇,你该如何对待?联系自身实际积极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篇五:行路难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2、提出课题,坦陈本诗难学,但必须知难而上。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3、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 此处隐藏:341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行路难(优秀7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311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