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二物理下册重点复习资料
篇一: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资料备考
篇二:2017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7-1、力
1.力的概念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 接触 才能产生的,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2.力的作用效果:
(2)做力示意图的要领:
C、力的作用点可以是线段的起点,也可以是线段的终点;
D、完毕时记得标上所做力的符号,已知大小的还要标上力的大小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
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
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③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7-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力 (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7-3、重力
1.重力的由来:
2.重力的大小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在靠近地球两极处g最大,靠近赤道处g最小。
3.重力的方向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几何中心 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8-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 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要想较容易的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就要从质量入手.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8-2、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3.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比
分类
定
义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叫做相互作用力
①受力物体是两个物体
不 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同 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②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上,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点
共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同
点
4.力和运动的关系
8-3、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相对滑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A.接触面粗糙。 B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C.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或正在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5、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6、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如:橡胶鞋、沥青路、车闸、防滑粉、在纸上写字,手拿东西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
油; (4)利用气垫。 (5
)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如:轴承、润滑油、滑冰、气垫船、冰壶运动等
9-1、压强
1.压强:
(1)压力:
篇三: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资料备考
Ⅰ 机械运动专题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
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
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
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
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
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
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
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
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
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
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
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v=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
ss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 。 t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
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
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 …… 此处隐藏:35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初中作文]初一学生暑假学习计划范本
- [初中作文]我的老师初一作文700字
- [初中作文]我的初一生活
- [初中作文]初一学生暑假学习计划范本
- [初中作文]初一作文丑小鸭和我
- [初中作文]初一寒假日记500字
- [初中作文]初一开学第一周周记500字
- [初中作文]母亲的爱初一作文600字
- [初中作文]成长的烦恼初一作文
- [初中作文]初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 [初中作文]初一作文
- [初中作文]大年初一作文400字
- [初中作文]初一《繁星·春水》复习提纲(资料)
- [初中作文]大年初一日记100字精选3篇
- [初中作文]初一周记300字写事
- [初中作文]初一班主任寄语
- [初中作文]初一学习目标怎么写
- [初中作文]初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 [初中作文]初一学生英语小报图片
- [初中作文]大年初一禁忌
- 爱无处不在初中议论文800字
- 关于台阶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 初中生答案在风中飘荡创新作文800字
- 初中作文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200字(共9
- 初中寒假计划作文400字
- 初中日记350字左右
- 初中关于扬起自信的风帆作文300字:扬
- 开学的感想周记初中200字作文(汇总25篇
-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初中作文800字三篇
- 暑假打工记作文600字初二(严选24篇)
- 周记最难忘的一个老师600字初中作文(赏
- 读书的初中作文550字
- 我最什么的一个人的作文600字初中作文(
- 伴着挫折出发初中议论文400字
- 初中记叙文:有趣的童年400字
- 窗外作文550字初二写景秋天(推荐8篇)
- 中考热点作文题目(赏析9篇)
- 坚强之花作文800字初三记叙文(优选11篇
- 最新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初中作文写作方
- 我的家里欢乐多作文600字初中(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