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初二物理,复习纲要(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8
导读: F分虚实,2f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

F分虚实,2f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5)成虚像时:

(增大) (减小) (变小)

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 像变小

(增大) (增大)(变大) 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靠近时,像逐渐变大,远离凸透镜 ①当u>2f,物体比像移动得快 ②当f<u<2f,物体比像移动得慢 四、眼睛和眼镜

1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原因: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原因: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用凸透镜矫正)

篇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3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我们把选取的参照物看作是静止不动的。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

ss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 ,变形可得:s=vt,t= 。 tv

2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程度越大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越大。

会正确

行读书,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 的使用停表进

4、汽车笔直的公路从甲地到乙地,(1)若走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走后一半路程的平

均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2)若汽车走完全程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平均速度v是多少?(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

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3、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4、停表作用:测量时间。刻度尺作用:测量距离。

s5、原理:v= t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2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

15℃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是340m/s。

4

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人耳的听力范围是 20-20000HZ。

3、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

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声来传播信息:

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纳。B超可以诊断疾病,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裂纹有多大、多深。

声音与能量: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体外碎石。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 简称开,符号K。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15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 此处隐藏:33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初二物理,复习纲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0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农历二月初二
下一篇:二月初二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