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节日庆典大全 >

惊蛰的含义(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3
导读: 农村每家院子里都有一块种菜的地方。惊蛰过后,妈妈会开始把栅栏修好,把我们喜欢的月季花枝条修剪干净,以便今年能够开出更漂亮的花来。我会偷偷种上去年存下来的宝葫芦种子,因为我很喜欢看见那些小葫芦挂在栅栏

农村每家院子里都有一块种菜的地方。惊蛰过后,妈妈会开始把栅栏修好,把我们喜欢的月季花枝条修剪干净,以便今年能够开出更漂亮的花来。我会偷偷种上去年存下来的宝葫芦种子,因为我很喜欢看见那些小葫芦挂在栅栏上的样子,看上去就像动画片里七个葫芦娃一样的令人心动。

惊蛰过后,久在屋子里的人们也喜欢走出来晒太阳了。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家常,谈今年的庄稼种植计划,谈今年的社会新闻,当前的农业知识。

惊蛰,不但惊醒了沉睡的自然界,还把懒散一冬的农人们的心收回来了。他们在一个冬天的耳闻目睹里,把今年的计划思考的更加缜密,把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尽情地扩大,在春天播下的希望之光,经过夏雨的浇灌,秋风的轻寒,一定会红红火火,满怀成功的喜悦在心底高唱的。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在眼前这样的大好时光里,在身边这个写满奋斗的时刻,我们画出心中的美妙画卷,拾起青春年少的心,斗志昂扬,把自己的人生路大步走下去,直到理想的彼岸,心中的天堂。

惊蛰了,万物复苏,我们也合着自然规律的节拍,随着时光的流转,用写满悸动的心,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好吗?

惊蛰,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忙碌,还有希望的再现。

篇二:苇岸《惊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惊蛰》一文,完成19~24题。(18分)惊蛰苇岸①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除

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

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后

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②“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

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

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

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

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

亮了,该上路了。③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有“geming”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

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

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

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

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

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

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

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

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④“惊蛰

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选自《大地上的事情》)19. 根据文意,请概括 “惊蛰”一词的含义。(3分) 20.作者认

为二十四节气名称令我们骄傲和惭愧的原因是什么?(可联系当今人们运用汉语的实际情况

分析)。(3分) 21.试简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2.文章第③段首句在结

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23. 谚语“惊蛰过,暖和和”,改为“惊蛰过,暖和了”表

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阐述理由。(3分)24.“清明”、“谷雨”、“白露”等节气的名称,蕴

含着东方田园风景与中 国古典诗歌般的美,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气,模仿作者对“惊蛰”的解

读,以合理的想象加以描绘。(3分) 19. 春雷(1分)惊(唤)醒了(1分)自然万物(1

分)。(共3分)20.节气名称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我们因此为先人的智慧感到骄傲

(1分);今人运用汉语,存在不够规范、不够简洁(1分)、表意缺诗意美的现象,所以感到

惭愧(1分)。(共3分)21. 比喻句(1分),形象贴切地(1分)表现了惊蛰“显现出一丝善

意的冒犯和介入。”(1分)(共3分)22. 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1分);内容上:

“惊蛰”这一具有“geming”意味的节气,与上文中“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相呼

应(1分),同时为下文展开描述“豁然晴朗”的画面做铺垫(1分)。(共3分)23.原句叠词、

押韵并用(1分),琅琅上口,易于记诵(1分);改动后句子不再押韵,语言平淡,民间谚语

的韵味消失(1分)。(共3分)或:“暖和和”运用了叠词,仿佛使人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

突出了人的主观情感,而“暖和了”只是一个气温客观的变化过程(1分)。另外,“暖和和”

与上句押韵,朗朗上口,符合谚语简洁好记的特点(1分)。改动后,句子没有了这样的效果

(1分)。(共3分)24. 描绘扣住季节特征(1分),想象合理(1分),语言通畅(1分)。(共

3分)附答案示例:白露微微透着些曦光的清晨,茫茫秋水泛着些许的寒意。一丛丛郁郁青

青的芦苇凝着一层细细密密的白霜,摇曳在清寒的秋风里。

篇三:惊蛰节气的天气气候特点

2014年3月6号的惊蛰节气很快就要来临了,惊蛰是什么?惊蛰节气的天气气候特点是什么?你知道吗?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的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而“惊蛰”的含义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虫子门被春雷惊醒而准备出来活动.

惊蛰节气的天气气候特点:俗话“春雷响,万物长”,在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节气的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 此处隐藏:104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惊蛰的含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136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春分的含义
下一篇:龙抬头的来历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