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习俗(2)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什么糖果呀,什么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义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几百个灯,各有各色,各有各图案,各有各形势,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舞狮由两人合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小狮子,另一个扮武士,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舞,千姿百态, 妙趣横生。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篇三: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除夕之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终于来了,我的心中充满着说不出的兴奋。
我哼着愉快的小曲,打开了QQ。在我们的“快乐六一”群中,一个个欢快的字符跳入我的眼帘:“新年好呀!”、“过年快乐!”,我不禁嘻嘻的笑了起来,也用同样的话回复了他们。我想大家一定都在会心的笑着,默默感谢这美好的除夕之夜。
“嗡”,妈妈的手机响了,我一把夺过来,叫着:“妈妈,让我先看看”,“哇!是拜年的短信,还是彩信呢!”。妈妈得意洋洋地问爸爸:“你收到彩信了吗?”爸爸顿了一下:“收到了”。妈妈大笑起来:“你的旧手机根本不能收彩信!“。这时我们三人一块大笑了起来。
和全家人一起看了一会儿春晚,我到阳台上看烟花,不禁叫了起来:“嗬!太美了!”。只见一朵朵烟花如鱼跃龙门,争先恐后的蹦出夜空,绽放出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我把脸紧贴在玻璃上,用心数着一朵朵五彩斑澜的烟花,红的似霞,绿的似叶,黄的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真是美不胜收。
烟花仍旧升到空中,消失了,可过年的快乐气氛却越来越浓厚。伴着千家万户的快乐,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走亲戚
人们过年,过的是农历年。农民一年到头辛苦繁忙,只有在过年时有空闲时间,加上过去交通和信息很为不便,亲戚朋友也无暇往来,因此春节时间成了老百姓调剂休息和走门串户的最佳时间,借此“走亲戚”的机会,一方面促进亲戚朋友间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相互间来往成礼的传统
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 此处隐藏:83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节日庆典大全]2017南方特大雪灾回顾
- [节日庆典大全]关于国庆节手抄报字
- [节日庆典大全]中元节(七月半)写包称呼
- [节日庆典大全]关于母亲节的感言
- [节日庆典大全]欢度春节手抄报
- [节日庆典大全]重阳节的小故事
- [节日庆典大全]中秋节创意段子
- [节日庆典大全]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 [节日庆典大全]公司领导在春节聚餐宴会上的祝酒词
- [节日庆典大全]2017年春节员工福利、客户拜访及困难职
- [节日庆典大全]元旦文艺汇演小品剧本
- [节日庆典大全]母亲节
- [节日庆典大全]春节慰问资金请示大全
- [节日庆典大全]教师节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
- [节日庆典大全]幼儿园三八妇女节活动简报大全
- [节日庆典大全]公司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大全
- [节日庆典大全]2017年万圣节节目主持稿
- [节日庆典大全]第29个教师节表彰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 [节日庆典大全]2017春节电子小报模板
- [节日庆典大全]晚会节目单模板2017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