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节日庆典大全 >

元宵节习俗(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5
导读: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固然熟习。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由于上灯节一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 从灯的制作来看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固然熟习。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由于上灯节一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

从灯的制作来看,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与元宵节所制的灯有很大类似的地方,元宵节的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一样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合上灯的由来与元宵节灯的意蕴,日期,制作来看,上灯节极可能是客家先人继续了元宵节赏灯的风俗,同时又结合宗族的实际情况,将灯的意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传至今。因此,上灯多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二、繁琐热烈的上灯活动

每一年,春节前后,热衷于本族事务的老人,通过打听,顺次记录从本年正月十三挂灯后至下年正月十三挂灯前的添丁家庭,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春节前后每一个家庭各派一个代表召开上灯祭祖的会议,分派任务。比如,上灯活动资金的准备、用处题目,上灯前后谁负责打扫老屋,上灯当天谁负责膳食等题目,在会议中都有具体的分工。

1. 灯的预备

会议以后,定制灯是必要的一步。客家各个地方所制灯的材料大体相同,一般由竹篾制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纸糊成,都能挂起来。另外,灯外糊都有福、禄、寿一类的吉祥图案的彩带。灯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点亮照明。但是它们的外形又有所不同,有举式的,也有扛式的。如河源龙川县的灯都用举式的,而东源县及兴宁市的灯多数用扛式的。以龙川举式的灯为例,灯一般可以看做有三层。上层经常是一个彩纸糊成的约20多厘米高,直径约

1.5米的大圆柱。圆柱的侧面一般会写上风调雨顺等寄语。圆柱底面的边框上,贴上富有传统剪纸艺术的约1米长的彩带。灯的第二层是比第一层稍小的、约高0.5米多边形柱,中凹两头 铁场镇新和村的灯

大,其中上边大底边小,均由彩纸糊成,最底面的边框是一样贴满约0.5 米长的彩带。多边柱的上侧面,可以写上百子千孙等寄与人丁兴旺的词语。灯的第三层,是一个比第二层稍小的多边形柱,侧面会写上 五谷丰收等吉语,希看来年是个好收获,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从整体来看,灯的大小可以说是遵从了3:2:1的格式,上大下小。

由于上灯这类风俗重视的是丁,而不是灯,所以对灯的制作不讲求一概相同、不可更改。不但每一个地方灯的制作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灯的制作也能够不同。只要美观,耐用(要挂到端午节),能体现上灯添丁这类活动的意蕴就是可以的。

需留意的是,在当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间,谁家最早诞下男孩,这家就被称作头灯;谁家最后诞下男孩,就被称为尾灯,他们与其他诞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称为灯子。有的地方有多少灯子就制多少盏灯;有的制两盏,两盏外形如出一辙,但头灯大,尾灯小;有的只制一盏。灯的多少都是可以变化的。

2. 资金的准备

筹集资金是上灯活动最关键的一步,资金是不是充足,直接关系到上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据客家老人先容,上灯的资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封建财主或公众资产承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各个添丁家庭均匀承当。固然,村民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自由捐款。据老人先容,捐款的村民每一年都很积极,有时达几千元。这些钱一般用来买香、红烛、三牲、鞭炮,条件答应还可以请乐队、请人在祖祠放电影等,目的是增加喜庆的氛围。

另外,依照会议的安排,由灯子承当上灯活动期间的一切事务,如预备上灯日的膳食,接待外来职员等。

3. 上灯的进程

上灯这天的早上,制灯人会把制好的灯放在离祖祠不远的地方,为下午接灯做好预备。这时候,在老屋的上堂,已供奉上了三牲,还有各添丁家庭送来的酒及糖果。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壁橱两旁和下面的土地神位两旁已贴上了对联。如铁场镇新和村邹氏的是这样的,橱窗两边祖德源流芳百世,宗业兴盛子孙昌,土地神位两边工能生白玉,便可发黄金,横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题,都是希看祖业兴荣,子孙兴盛的。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预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实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族人吃过午餐后都集聚集到老屋来看热烈,也能够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看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先容,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这时候,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带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 三牲,带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一个灯子分发一支。预备终了,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叫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礼毕,头灯取灯迎回。这时候,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所有灯子随灯进进了祖祠上堂。这时候,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索与灯顶端绑好。预备终了,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

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这时候锣鼓、鞭炮再一次齐叫。

需特别留意的是,在灯进进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进尾声了。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饭的食品,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客家人以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饭结束,上灯活动进进最后阶段。请来的电影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出色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美满结束了。

从上灯活动整个活动来看,上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家独有的民俗活动。灯的制作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这类手工艺通过上灯活动一代传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继续。通过这类活动,让同一族人更加团结,让族人永久记住自己的先人,永久也不要忘记先人们跋山涉水迁移到此的艰巨历程。 …… 此处隐藏:10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元宵节习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134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