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含教学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
交流讨论: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并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
师生归纳: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温度计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确切知道这杯水的温度,应该怎么办?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1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拓展研究: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
项目 构造 原理 单位 项目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用途 构造 玻璃泡内的液体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 1 ℃ 实验用 无缩口 煤油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度 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 体温计 35~42 ℃ 0.1 ℃ 测体温 有缩口 水银 寒暑表 -25~50 ℃ 1 ℃新*课标*第*一*网 测气温 无缩口 酒精 寒暑表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玻璃电接点温度计 园艺温度计 婴儿沐浴温度计 室内温度计 2
工业双金属温度计 光学高温计 红外线测温计 红外线(耳式)测温计 教师引导过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它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探究点二 摄氏温度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阅读课本 1.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4.0 ℃是怎样确定的?100 ℃又是怎样确定的? 5.1 ℃是怎样确定的?
6.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 ℃以下和100 ℃以上? 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 ℃(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 D.1摄氏度:0 ℃和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 ℃,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学生讨论后回答: (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3)冰箱的最低温度是-18 ℃。 (4)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镇)。
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探究点三 温度计的使用
多媒体出示:想想议议 共同探究
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 学生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3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探究点四 体温计
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思考问题。 多媒体出示:体温计挂图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甩? 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
三、板书设计
第1节 温度
4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
1.温度计?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及符号
?使用方法:二看、一不、四要
符号t??单位:摄氏度(℃)
2.摄氏温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机械振动与噪声学部分答案
- [资格考试]空调工程课后思考题部分整合版
- [资格考试]电信登高模拟试题
- [资格考试]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资格考试]坐标转换及方里网的相关问题(椭球体、
- [资格考试]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资格考试]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数据配置步骤很
- [资格考试]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和外籍整形外科
- [资格考试]中学生广播稿400字3篇
- [资格考试]CL800双模站点CDMA主分集RSSI差异过大
- [资格考试]泵与泵站考试复习题
- [资格考试]4个万能和弦搞定尤克里里即兴弹唱(入
- [资格考试]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 [资格考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学习心
- [资格考试]标准化第三范式
- [资格考试]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
- [资格考试]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 [资格考试]2.对XX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意见建议
- [资格考试]关于市区违法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二0一五年下半年经营管理目标考核方案
- 2014年春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
-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松
- 201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
- 多渠道促家长督导家长共育和谐 - 图文
- 2018 -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
- 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 辩论准备稿)课
-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 新闻必须客观vs新闻不必客观一辩稿
- 福师大作业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1-7单元课文翻译及
- 年产13万吨天然气蛋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探讨
- 南京大学应用学科教授研究方向汇编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4节 来
- 毕业论文-浅析余华小说的悲悯性 - 以《
- 2019年整理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
- 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越南语版本
- 故宫旧称紫禁城简介




